找工作范文网 >工作方案

大班科学教案6篇

我们在撰写教案时,通常会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灵活的教案,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保持教学连贯性,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科学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6篇

大班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鱼要生活在干净的水里,水被污染后,小鱼就会生病或者死亡。激发幼儿同情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体会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活动准备:

1、《小鱼生病了》的故事,一盆脏水和一盆清水,几条健康的小鱼,几条死亡的小鱼。

2、幼儿对水的用途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自然角中个别幼儿金鱼死亡的事情引出。

师:小朋友,我们自然角的金鱼怎么会越来越少了?(有的死亡了,有的吃的太饱了。……)

2、师:为什么乐乐的金鱼会死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鱼生病了》,出示课题,幼儿一起认识词语。

二、基本部分

1、听老师讲《小鱼生病了》的故事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小鱼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水里?

总结:小鱼喜欢生活在干净的水里,不喜欢生活在脏脏的水里。

2、出示课件1,幼儿观看小鱼在河水里快乐生活的情景。

师:你们看,小鱼生活地开心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游来游去、吐泡泡、追逐、捉迷藏)

师:小鱼生活在什么样的河水和海水里?(干净的河水、蓝蓝的海水、清清的海水等)

3、出示课件2,幼儿观看被污染了的河水和太湖水,感受小鱼的心情。

师:突然有一天,人们往河里扔垃圾,排放污水,小河里的水怎么样了?(慢慢变脏了,水不清了,水里有许多塑料袋,还有许多草……)

师:小朋友,这时的小鱼会怎么样呢?(难受、可能会哭、可能会生病、也许有的会死。)

4、教师出示一些被污染了的海水中的`乌龟、鲸鱼生病的课件,幼儿感受环境污染后,东动物们生活发生变化。

5、幼儿模仿表演《小鱼生病了》,体会小鱼的痛苦,激发幼儿同情心。

6、师:老师这里有两盆水,一盆脏水,一盆清水,你们喜欢哪盆水?今天呀老师来把小鱼放在不同的水里,你们想想小鱼会怎么样呢?(幼儿回答)

7、把小鱼分别放在两种水里,让小朋友观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请小朋友回答。师:你们愿不愿意让这么可爱的小鱼生活在这么脏的水里吗?我们怎么帮助小鱼呢?

8、观察生活在脏水里的小鱼。

师:如果小鱼长时间的生活在脏水里会怎么样呢?幼儿回答老师把事先生活在脏水里的小鱼给小朋友观察,让小朋友看看它们怎么啦?师:我们看了这些生病的小鱼心里怎么样啊?

9、如果你是小鱼,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呢?(幼儿表演,加深幼儿对环境 污染的危害。)

10、简单了解水被污染的原因。

师:是什么原因使小鱼生病的呢?水为什么会变脏的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本来他们可以生活在干净的水里的,可是水被现在的工业所污染了,这些小鱼只能生活在这么脏的水里面,都生病了,有点死了。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让这些小鱼们都生活在干净的水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把小鱼放在干净的水里。

师:你们看小鱼在干净的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了,多么高兴,多么开心呀,我们也为小鱼高兴一下吧,我们可以学着小鱼一样快乐地游来游去。

音乐游戏《我是一条快乐的小鱼》,幼儿学小鱼游出教室去捡地上的垃圾。

附故事:小鱼生病了

一条小鱼在水里游玩,不知怎么它游到了脏水区,不一会儿,他就觉得头昏眼花,全身没有力气,它想很快回家去游不动了,它呻吟着叫到:“救救我呀!”幸好它的好朋友青蛙在岸上听见了,赶紧跳下水来把它背着送回了小鱼的家,小鱼回到了清水里,很快就感觉舒服了,它又能和小青蛙快乐地游戏了。

大班科学教案篇2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太阳的热量,体验火辣辣的感觉。

2、知道大热天不能在户外呆太久。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树下一处阴凉空地一个做成刷子状的太阳道具活动前玩过“红太阳”游戏。

活动过程:

一、顽皮的'太阳意图:通过mp3儿歌感受太阳火辣辣的形象。

1、出示太阳道具,夏天的太阳很顽皮,像把刷子,把屋子外的人都刷的火辣辣的。

2、教师一遍演示道具,一边朗诵mp3儿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夏天的太阳究竟把谁耍得火辣辣呢?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描述。

二、向太阳借点火意图:通过摸摸、到太阳下等活动真实感受有太阳的温度感受。

1、太阳这么热,我们向他借点火吧。

2、请幼儿摸摸自己裸露在外的皮肤,在默默旁边小朋友的,感受室内的温度。

3、带领幼儿在操场上坐成一圈,然后以用道具和孩子们玩耍mp3儿歌,并把儿歌内的词换成孩子的名字。

4、到户外太阳下感受皮肤的温度。

三、大树底下好乘凉意图:感受在大树底下的凉快,让幼儿知道在太阳底下会比其他地方热。

1、带孩子到大树底下,启发幼儿互相说说在太阳下的感受。

2、随着幼儿皮肤温度的降低,引导幼儿感受凉快。

3、在太阳底下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

大班科学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现在的儿童类药物多带有香甜的水果味,易误导孩子超量服用,孩子们在学会看量尺后,对刻度也很感兴趣,有时还会在吃药时说:“我吃15毫升。”因此我从幼儿的生活中生成了《神秘杯》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物品的探索兴趣,了解服药杯的作用并学习使用带刻度的杯子,让孩子们在帮助小动物送药的同时也知道自己要按量服药。教材难易程度适中,幼儿对此内容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也始终围绕我班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介入》,活动中主要从教师设置问题的直接介入及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的隐形介入这两方面着手。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并体会刻度的作用。

2、幼儿正确服药,提高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良好情感。

三、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

难点定位:理解目测结果与杯子大小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神秘杯》

2、大小量杯若干、记录表、笔、药水等。

3、贴有小动物的一次杯子若干

五、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认识刻度杯

1、教师出示刻度杯:小朋友你们瞧,老师带来了什么啊?(量杯),请你仔细地看一看、瞧一瞧能发现上面有什么小秘密呢?

幼儿人手一个量杯有大有小,进行观察

2、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认识量杯上的.数字、线条及单位ml

3、认识大小量杯的测量范围:看着上面的刻度,它最多可以量多少毫升,最少呢?

4、教师小结:对了,这些数字和线条就是量杯的刻度。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摒弃了繁琐、复杂的言语,采用直接开门见山的方式:出示量杯,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在幼儿的观察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围绕孩子的兴趣进行提问介入,逐一突破量杯上刻度的认识、单位的认识等。)

第二环节: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量杯

1、如果要喝20毫升的药,你会选什么量杯,谁来试一试?

请两名幼儿分别用大小量杯进行喂药。(使用视频转换仪,请大家一起检查并由老师来纠正。)

2、幼儿操作完后教师小结给动物喂药的方法:

(1)量杯要放在桌上,不能拿在手里

(2)在倒药时身体慢慢蹲下,小眼睛与刻度线齐平

(3)什么时候才倒好呢?就是药的水平面与刻度线齐平。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真真正正的学会使用刻度杯,我摒弃了以前的教师手把手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先引导幼儿先上前尝试操作,在操作中将自己遇到的难点及问题表述出来,再由老师和同伴一同商讨解决,真正让科学走到了孩子的身边。)

第三环节:引导幼儿体验杯子大小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小朋友们这两个杯子都是多少毫升啊?(20),为什么都是20毫升的液体在两个杯子里会看起来不一样多呢?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知道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杯子越小液面越高

教师小结:原来啊当液体一样多时,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杯子越小也,液面越高。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这难点,我通过语言的巧妙介入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同样是20ml的药在两个杯子里会不一样呢?”)

第五环节: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多种给小动物喂的方法

1、收到一封由动物园医生阿姨寄来的信,信上说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都感冒了,请小朋友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给小动物喂药。

2、出示药量表:看看要量表上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分别需要为多少毫升的药?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并记录多种给小猴喂药的方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给小猴喂药,我想小猴肯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5、幼儿分组操作

6、交流展示记录表

(设计意图: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激发幼儿更多的思维灵感,在操作前,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共同的操作示范,引导幼儿运用更多的方法给小猴喂药,在引导中我将操作要求逐一的渗透到其中,使幼儿在无形中感知了操作的要点,为幼儿的操作降低了难度。)

六、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循序渐进,并围绕我班的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介入》。活动中主要从教师设置问题的直接介入及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的隐形介入这两方面着手。如:在问题的设置中我始终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灵活地修改和设计问题,如孩子发现了量杯上的刻度时,我及时的进一步引导幼儿加深认识“你们注意到了吗?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等语言,刺激了更多的孩子去细心观察,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也发现了量杯上更多的秘密,对量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材料的隐形介入中,我不断的进行调整,从一开始的采用大、中、小三种量杯,到二磨只采用中、小两种量杯到后来的在操作活动中同时采用大、小量杯,这让孩子在操作中真正做到了认识量杯并学会使用量杯,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大班科学教案篇5

主要领域

科学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社会

萌发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初步了解风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萌发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难点:认识风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掌握初浅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物质准备:风车,汽球,蒲扇,课件,幼儿课前所查阅到的资料,电脑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风车,引出“风娃娃”

提问:怎样让风车转起来。

二、出示气球,了解风的基本特征

1.请幼儿摸一摸,想一想,猜一猜汽球里有什么?

2.再把汽球口对着幼儿的脸松开,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

3.请幼儿相互合作,两人互相对扇,请幼儿看看、闻闻、摸摸风在哪里?

小结:风是摸不到、尝不到、闻不到、看不到的一种气体。

三、认识风的形成

风是怎样形成的?(让幼儿拿出自己课前所查阅有关风的资料,相互讨论。)

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

四、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请幼儿讨论:

1.风娃娃对人的生活有哪些好处?

2.风娃娃给我们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坏处?

五、感知环境破坏与风沙的关系

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懂得砍伐森林、破坏植被与沙尘暴的.关系。

【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家长搜集治理沙尘暴的有关资料。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是幼儿天天都能接触到的自然现象――风。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不加以关注,这一自然现象就会被幼儿忽略,更谈不上了解风的形成以及和人的关系。本次活动把掌握风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人的关系作为重点,围绕这个重点,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引导幼儿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参与讨论和思考、观看课件等活动,使幼儿在主动探索过程中了解风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激发幼儿从小爱护环境的情感。活动以玩风车激发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的展开包括了解风的特征、风的形成、风与环境的关系这几个环节,步步深入,环环紧扣。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幼儿体会了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征和成因,以及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整个活动从上课前先让幼儿去搜集有关风的资料,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对风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三环节先让幼儿讨论,思考,得出答案后再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幼儿更形象生动地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幼儿兴趣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整个环节层层深入,由易到难,达到较好的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对钟表的认识方法并幼儿要珍惜时间。

2、培养幼儿的识别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认识钟表的学习,使幼儿掌握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并理解钟表的用途。

教学难点:

掌握整点与半点的确认人方法

教学过程:

1、听音乐游戏

2、请幼儿说一说,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入睡,

一天中都做些什么,是否认识钟表,钟表是做什么用的等一些问题。

3、教师引出新课,出示钟表,请幼儿观察,请幼儿

一说钟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4、幼儿回答之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同时让幼儿

解时针与分针的用途及整点与半点的时间概念,并通过讲解之后,幼儿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5、教师操作钟表的时针,让幼儿说出时间。

6、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钟表,请幼儿说出钟表上的时间。

7、幼儿用圆形的纸来制作钟表,并且根据自己的想确定时间。

8、幼儿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的时间。

9、填写练习题。

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操作,教师讲解时钟的整点与半点的'识别方法,并认识时钟,在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操作过程中,兴趣极高,而且整点与半点的时针与分针指向也比较准确,有的幼儿操作的较快,有个别幼儿操作较慢,我做了亲自指导,使幼儿很快的理解了整点与半点的操作,同时了幼儿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找空气教案7篇

大大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精选7篇

大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7篇

大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推荐8篇

大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5篇

灯的故事大班科学教案8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花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优质8篇

大班科学莲与藕教案优秀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423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