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断地积累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去,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规划未来,这就是心得体会的价值所在,以下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受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受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篇1
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和育人特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导向和教育内涵。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指挥棒”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立德树人,培养的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通过劳动教育,让儿童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劳动情感,愿劳动、会劳动、爱劳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劳动教育目标任务,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循序渐进、接力推进劳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内容,让少年儿童从小养成劳动习惯,夯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导航器”
劳动观,即一个人是如何看待劳动的,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和底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为人民谋幸福的教育,要让儿童在劳动实践中获得锻炼,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作为人生底色,贯彻教育各学段、教育全过程,培育少年儿童从小热爱劳动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感情。
三、立足素养生成,形成劳动评价标准是“加速器”
我们应该立足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全过程和全面性,综合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在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情感培养、劳动价值取向及劳动教育质量等方面应有的素养表现,同时新课程改革关于劳动教育的新目标新任务,打造劳动教育主旋律、主阵地、主渠道,突出真劳动、全时空、日常化,建立目标分层、学段完整、标准健全、多级评价、多元参与的劳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导中小学等各级劳动教育科学、有效、一体化有序推进,引导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育人氛围。
受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篇2
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集“骄娇”于一身,吃不得苦,大多数都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人约占30%,其余70%的中小学生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但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缺乏劳动意识的孩子会养成凡事都依赖成人的习惯,而且,由于孩子没有经过劳动的锤炼,以后走上社会也很难胜任工作。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呢?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重视劳动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从教多年我观察到,从小不爱劳动的孩子自理能力一般都比较差,这与家庭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大多数家长因为孩子小,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便不让孩子劳动;有些家长则怕孩子干得慢,干不好,不如自己干来得省事;还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与其让孩子去劳动,还不如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去看看书、算算题。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要想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就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告诉孩子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要使孩子初步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所谓“不劳动者不得食”,要让他知道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一些劳动技能。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劳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才能在劳动中做到游刃有余,不费力。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最大的劳动就是打扫班级的卫生。记得那是我们班学生刚上学的时候,每次值日,就会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班级来爬上爬下替孩子打扫卫生。几次下来,我觉得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没有好处,不仅没有让孩子得到锻炼,反而让孩子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所以,我就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值日,手把手教他们扫地、洗抹布、擦桌子、拖地等。其实我们的孩子非常聪明,模仿能力强,一教就会。而且,他们也非常愿意和老师在一起劳动。没过多久,没有老师的指导,孩子们做的也非常好。由此可见不是孩子不爱劳动,只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当孩子一旦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时,他也会爱劳动的。
同样,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成了孩子心中的第一偶像。因此,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方面,家长也要成为孩子的表率。一方面,父母应表现出勇于承担家务,热爱劳动的精神,切忌流露出厌烦劳动的言行。比如吃晚饭时,作丈夫的可以对妻子说:“你烧饭够辛苦的,饭后事情我就包了。”这样就体现了长辈之间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精神。在这种家庭气围的熏陶下,孩子会逐步地从父母身上学到为他人着想,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另一方面,父母应该耐心地教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简单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或者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或者严厉地责怪孩子无能,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本事,从而产生厌倦的情绪。父母要注意示范,教会孩子劳动程序。孩子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他才会愿意去做。
三、要尊重孩子的劳动,并给予鼓励。
人都有一种要获得别人肯定和赞许的心理,尤其是孩子。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做具体的指导,尊重孩子的劳动果实。及时鼓励孩子,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这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当我看见我的学生劳动时,我会表扬他们干得非常好,称他们为“劳动小能手”或“劳动标兵”等,并号召别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孩子在劳动中受到表扬,得到尊重,从而也帮助孩子树立了自信。
做家长的特别要注意,切忌在孩子喜欢做家务事时泼冷水,说一些使孩子扫兴的话,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洗袜子时,你却大喊“别洗了,不但袜子没洗干净,衣服倒给弄脏了。”这样会把孩子愿意干家务的积极性给打消了。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我们也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比如当你得知孩子洗了碗后,可称赞说:“哇,这碗谁洗的呀,这么干净。孩子听了,比奖给他一块糖还要甜得多。”
四、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获得成功感。
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参加劳动,会浪费时间,耽误孩子的功课,不值得。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不知道劳动教育与智力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让孩子参加劳动是从小培养他们勤劳的美德,高尚的情操,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事实上,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习是一种劳动,劳动也是一种学习。劳动中也包含着事物的规律性,在劳动中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瓦特不是在烧开水的时候,发现蒸气的巨大威力吗?阿基米德不是在洗澡的时候,悟出浮力与比重的关系吗?再说,孩子在劳动中养成勤奋、认真、刻苦的良好习惯,必然会迁移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在我们班里,每天中午都会有几名女同学在上课之前去打扫班里的卫生。记得她们第一次劳动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下午我走进教室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她们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每个人的小手都忙个不停,不一会就把教室收拾干净了。虽说她们脸上流着汗水,但从她们露出的笑容中让我感受到她们对自己的劳动非常满意,她们觉得自己做得很成功。三年过去了,如今我班的孩子大多数都能自主劳动,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总之,美好的东西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获得。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从小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作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受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篇3
盼望着,盼望着,公益劳动周终于到来了。
这是大学生活中第一次公益劳动周。大家对第一次劳动显得十分期待,早在十一月,“劳动周”开始逐渐出现在同学们日常谈话的字里行间,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秀的文化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我的胃口,无形中被吊了起来。在哪儿劳动?怎么样劳动,为什么劳动?
我很幸运,被分配到了本学期我实训时所使用的课室。站在实训室窗口,我深沉地望向曾在其上辛苦奋斗两星期的桌子,眼里尽是昔日学习的景象。我伸出右手,缓慢的将窗户打开,时间从里头蹿了出来,在我的指缝间轻巧跳跃,在我的视野里一晃而过,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头从打开的窗子里探进去,大门依然紧锁,我们仍然没有钥匙。
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经过分工,我们三个人各司其职,将硕大的实训室划分为三个小部分。我能看见灰尘,细密的灰尘覆盖在桌子上;我还能看见乳白色的水纹,水纹在显示器上、在键盘上。水壶被我轻轻地拧开,水泼洒在桌子上,我抽出纸巾,让它的边角轻轻触碰到水,这样既不会让水马上被吸干,也不会让纸巾过分湿润。纸巾掠过桌面,在灰尘中划出一道道光亮的痕迹,显示器与键盘的水纹在湿润的纸巾下销声匿迹,我注视着键盘,手渐渐停下。“一个月前,我们在这实训,该不会也这么脏吧?”我说着,脸上的表情开始凝滞。
打扫教室,让我奉献出了我自己的价值,也让我陷入了思考。打扫完教室之后,我的额头上出现了一层晶莹的汗珠,在广东燥热的冬季里,这没什么奇怪。谁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冬季一年比一年热,亦或是来得一年比一年晚呢?很大程度上,我认为这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改变永远不会一蹴而就。环境变好不会“忽如一夜春风来”,而是要经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漫长过程。中午吃饭前,我在校门口的煌上煌买卤味时,让店员不用放塑料手套,在打包饺子时,我让老板不用给我一次性筷子。虽然他们会投来不解与诧异的眼神,但我的内心却绿意盎然。这绿,是环保的绿。
打扫卫生,虽然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它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一个人的环保观,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每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儿,我们的生活环境、局部小气候、生态环境才有迎来质变的可能。
受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篇4
劳动是一种锻炼;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是一种修养。人们在劳动中逐步探索,认识事物,为社会创造和积累更多财富。同时,在劳动中不断完善自身。从古代“钻木取火”到现代卫星遨游太空,从栖身洞穴到如今建造高楼大厦,从刀耕火种到时下科学种植养殖等,无一不充满着艰辛和创造,充满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蓬勃兴旺,这是广大劳动者勤勤恳恳干出来的。时代在变,但奋斗底色不变。从老一代劳模王进喜、时传祥,到新一代敬业奉献模范罗阳、时代楷模黄大年,还有新近评选出的刘云清、王中美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正是一代代劳动者接续奋斗,铸就了中国大踏步赶上世界潮流的发展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来说,劳动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使我们增长知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正如萧伯纳所说:“劳动是唯一导向知识的道路。”通过劳动理论课和相关的劳动实践,我们懂得尊重劳动者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明白了劳动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享受劳动的过程,体会劳动的经历,获得丰厚的人生感悟。不劳而获得者拥有的只有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匮乏。劳动使我们在合作中学会为人处世,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也使思维在不断思考中得以升华。
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之一,勤劳的人或许不会创造多么大的经济财富,但是在同等条件下,勤劳的那—个人绝对会生活的更好,也绝对会创造出更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身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就更加应该要继承好、发扬好这一美德,应当明确,劳动不仅是我们口头上的.豪言壮语,也要真正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用朴实的行动来证明和体现,去真正的理解并实践劳动。我们应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积极投身于劳动实践中去,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果实”,不断成长,完善自我,从而为祖国建设铺路架桥,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受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篇5
劳动教育对于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迁,“劳”的含义也在转化,由专注体力劳动转向动手动脑、全面能力的提升。当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教育中劳动的内涵和价值。劳动的内涵是实践,是身体力行,而劳动教育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思考劳动的内涵,还需要思考劳动的育人功能。时下,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在校都较少劳动,劳动能力差,对劳动的意义认识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凸显劳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将“劳”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辅助线:劳可以育德,使德育途径更具厚度,让汗水涵养品格;劳可以增智,动手动脑劳动能够增长智慧;劳可以健体,操劳可以强健体魄;劳可以鉴美,劳作让孩子学会鉴赏美。
切实发挥劳育的综合育人功能,需要认真思考劳育如何融入学校课程体系这一现实问题。劳育进入课程体系可以采用独立课型、渗透课型、关联课型、特色课型这四种形式。独立课型可依托劳动技术、通用技术课;渗透课型可通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课等布局;关联课型可通过理科实验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安排;特色课型则可通过开发园艺、剪纸等校本课程实现。
推进劳动教育,家校缺一不可,两者须形成共同体。若各自作战,既容易因缺乏衔接而导致效率低下,也容易造成“5+2=0”的尴尬状况,即5天的在校教育因为周末两天在家的放任自流而前功尽弃。家长应当认识到,只有让孩子通过劳动学会生存、学会自立,他们才能在学校、社会等更广阔的平台实现更高层次的追求。
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唯家校社协同合力,进行系统设计和科学安排,方可让劳动教育浸润孩子的成长历程,为他们的人生打好底色。
受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篇6
学会做家务,是一个使自己摆脱依赖的过程。像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首先是对父母的依赖,其次是对于环境的依赖。人生之路是漫长的,谁也难免置身逆境,不是书读好了就万事大吉,摆脱对于他人和环境的依赖,可以使自己不论将来处境是优或劣,都能够从容应付。因此,摆脱任何形式的依赖,在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都是促进个体心理成熟、建立自我的过程。
通过做家务,我深深地理解和体会到了父母做家务的辛劳,我也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学会了孝顺长辈,体贴父母。过去的我经常喜欢指手画脚地挑毛病,而现在的我很少挑毛病,脾气也好多了。我想,这是因为通过自己动手做事,深入体会到了往日父母为自己操持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的繁琐和辛苦,从而也增进了对父母的理解,并且学会了感激与体贴父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