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收获的,是需要我们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的,人的记忆有限,我们要把心中的体会记录下来,下面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篇1
孩子不仅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和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教育程度高的国家。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使许多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上,如何进入一所好学校等等,往往忽视了他们孩子的真正兴趣和健康成长的基础。
一方面,孩子的天性受到约束,另一方面,父母不断地给孩子添麻烦,不仅孩子很累,父母也常常很累。父母也会对叛逆的孩子生气。那么,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呢?
曾经读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自己不喜欢做的,强迫孩子做。事实上,我们怎么能要求孩子去做成年人不能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呢?我们常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的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当一个好父母,我才能更好地教育我的孩子。
教育大师周鼎文用自己多年的教育研究成果心得,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所著的《读懂孩子》一书,简单的分析,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用大量的实例指出了许多在中国比较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用细腻的笔墨引导读者洞察儿童的成长过程,应关注的问题,启发我们透过表面现象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内在,更关注儿童自身的成长。
?读懂孩子》一书指出,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是“爱和归属感”。本书围绕这一主题,指出了儿童在健康成长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者认为,如果你不知道“爱和归属感”,你就不会真正了解自己和孩子。
这本书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是爱和归属感,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孩子。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辅助,从儿童的行为、情感、人际关系和疾病四个方面来说明儿童。
作者不仅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作者进一步指出,如果你有一个爱人,你最好和你的爱人一起读这本书,这样你们可以一起成长,讨论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每次读一段,和你的孩子一起练习。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自己读。教师可以带学生去阅读和做练习,安排时间表,让学生用创造性的方法,如表演,阅读和讨论,以一种相对直观的方式呈现书中的知识,让学生能理解更多。
在书的最后,作者还讨论了未来教育的新重点,如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家庭制度教育和生命教育。本书内容全面,内容丰富,不仅适合家长、孩子和教师,也适合教育研究人员。
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篇2
看到这本书出现了惊人的一幕。
下午的时候我刚在樊登读书会上听到一则故事。
故事里说有一个小伙子在19岁那里有一天晚上觉得莫名其妙的非常冷,冷得让他感觉快要死了,所以他吓得不敢睡觉,从那之后他就开始整夜失眠,睡不着。
后来心里医生调查他家里的族谱情况时发现他的一个叔叔就是在19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出去维修电缆时冻死了。他的命运被诡异的隔空传递到这个孩子身上了。
本来这件事情我是将信将疑。哪有这么离谱的事?
结果晚上就在这本书上看到这么一段话
很多家庭教养良好,感情和睦。孩子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不断往下追踪就会发现隐藏在家族中的各种未尽之事或家族秘密:早夭,意外,杀害,暴力,精神病,不当收入……,如果这个家族不能好好面对这些事情,或有的人的命运不被接受,甚至遭到排除或忽略,那么家族中旺旺会有孩子去经历这些事情。
书中举例:有一个年轻人每年的'4月份,情绪就会陷入低潮期,甚至想自杀,后来我了解到,原来这位年轻人有一个叔叔,他就是在4月份去世的,由于这位叔叔去世时很年轻,所以一家人都不愿接受这种事实。于是这件事情就成了家族的一个黑洞。
看到这里我开始确信这本书确实确实是言之有物,值得精读。
本书是围绕孩子的成长教育的一些问题来阐述的,比如父母离异、父母发生冲突、家族系统里出现感情链断裂等情况下的孩子的教育问题。
作者以一个心理学家的身份,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工作案例,告诫我们当小孩子出现了一些反常的情况时,我们要先学会观察,观察孩子的情绪、人际关系、疾病等等,然后再从这里面分析出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诱因。
在本书里面作者还介绍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家族系统排列图,做这张图表不仅是对先祖的一种缅怀,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整个家族能源流里面的位置,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来审视孩子的问题
在本书的每一张作者还布置了一些练习,在文中适当的位置还有插图,令人赏心悦目,读起来很舒畅。
在最后一章周老师给出了自己的教育孩子的见解,总结起来就四点:
第一、 他要有高尚的品德。
第二、 身心健康,情绪开朗稳定。
第三、 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懂得爱自己和他人。
第四、 能够勇于探索人生,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并且能勇敢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何才能把孩子塑造成理想的样子呢?
答案是“父母要成为典范。”
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篇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反过来,孩子则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反射中父母的教养与气度。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些父母和谐,家教良好的家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少年,而他们的父母也会异常苦恼,却不知如何找出问题所在。国际知名导师的周鼎文先生和他的伙伴们,联合创办了结合现代心理学、系统排列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应用心理教育培训机构——道石教育,秉持着“为生命服务”的宗旨,提供最具专业性的.家庭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咨询与系统排列等成长课程服务,协助人们在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与企业组织等方面突破瓶颈,迈向成功幸福。
也许我们无缘加入周先生的现场课程,但这本《读懂孩子——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却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我相信每对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与家庭,孩子是家庭忠心的守护者。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的孩子的问题,其实只是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的方式。而如何解读问题孩子们的深层心理,从而让我们看到孩子爱的方式,从而激发孩子们持续的内趋力,也让每一个家庭源源不断地产生前进的力量,这就是周鼎文写作本书的目的。
?读懂孩子》一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孩子如何爱自己的家,孩子是家庭最好的镜子,孩子的行为在说什么,孩子的情绪在说什么,孩子的人际关系在说什么,孩子们的疾病在说什么以及我之教育观。而每章之后,都附有周鼎文亲自设计或者国际知名亲子专家设计的练习课程,供读者灵活运用。
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并针对自家的问题对号入座,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做错事本身错不在孩子,一定要认真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自己。问题孩子不是不爱自己,不是想成为坏孩子,他们只是想要找到归属感,用错了爱的方式而已。
离异的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也是困扰许多家庭的问题,方法得当,孩子异常优秀;方法不对,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知道,不管夫妻是否在一起,孩子都是无罪的,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的父母是否在一起,他都是他们共同的宝贝,是他们曾经相爱时最美丽的结晶。
还是那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希望孩子养成什么习惯,自己就先要养成;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清楚地明白“爱与归属感”,察觉自己如何在爱,自己的爱是“盲目的爱”还是“成熟的爱”,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读这本书?作者如是忠告读者:一个核心就是要敞开心胸,反观自己,然后亲身去探索与实践,相信你和你的孩子都会有所收获。
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篇4
本学期学校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字叫《读懂孩子》。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从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遇到困难,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书中说到:“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充满爱心的去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以前总感觉思考着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同时我也终于明白了领导们要教师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其实要求老师写读后感并不是为了强迫教师们读书,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因为读而不思是写不出感想来的,更不可能从中获得提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感悟,让我“想说话”、“有话可说”,也希望我能不负重望真正变得“会说话”
只要我们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切实地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那么我们一定会迈着扎实、坚定的步伐走进新课程,达到幸福教育的理想效果。
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篇5
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名字叫《读懂孩子》。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和内容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
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从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对幼儿的理解是多么的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理性的观点看待事件,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去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的,才能以更好的心态进行教育。
书中说到:“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充满爱心的去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
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以前总感觉思考和撰写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
同时我也终于明白了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其实要求老师写读后感并不是为了强迫教师们读书,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因为读而不思是写不出感想来的,更不可能从中获得提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感悟,才能真正收获。
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篇6
从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对幼儿的理解是多么的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理性的观点看待事件,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去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的,才能以更好的心态进行教育。
书中说到:“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充满爱心的去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以前总感觉思考和撰写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同时我也终于明白了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其实要求老师写读后感并不是为了强迫教师们读书,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因为读而不思是写不出感想来的,更不可能从中获得提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感悟,才能真正收获。
读懂孩子的心心得体会篇7
大家好,我是玥沐,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悦纳自己多一点。
这篇文章有点长,差不多5000字,因为它是我的亲身经历。
在研读了这么久的“内向者”话题之后,我有了实践的机会:帮助我们家的姐姐——一个超级内向的孩子,尽快地适应她的一年级生活。
以下就是我们的经历和感悟:
算起来,姐姐入学已经三个月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三个月,但我眼前的这个小豆包,已然和刚入学时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的她,每天精气神十足,开开心心哼着小曲儿,前天还竞选回来了一个“卫生员”的职务!
可我们刚入学是什么样的呢?——虽然我早早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但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
开学的第一时间,我跟班主任就做了沟通,大致介绍了她的优势和性格内向可能面临的障碍。班主任(语文老师)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表扬了姐姐热爱阅读、热爱思考(数学),也安慰我不用着急,一步步来让孩子适应学校、融入集体。
但接下来的事情比我想象中,还是要艰难许多。先说说我两个早就预料到的问题,再说两个让我始料未及、匪夷所思的难题。
这一点我倒也不完全怪她,内向孩子比较偏好看书、思考,通常动脑能力要弱于动手能力。
体现到写字上,就是手部肌肉发育比较差,控笔能力比较弱,笔画总是如小蝌蚪般扭动。
再加上姐姐对图像的敏感度不足,所以字在方格中的位置、笔画的起止位置,她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写出来的字看上去架子总是不稳。
我们学前也跟着app练过一段时间,现在回想,线下的写字班确实还是有投资价值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家的课堂练习、听写作业没有被表扬过一次,这竟然让孩子把自己划入了“中等”孩子的行列,实在是有点亏。
从这点也能看出来,内向孩子倾向于过低地评价自己,所以总显得自信心不足。其实,她的表现各方面综合下来还是不错的,需要好好的鼓励。
做事情需要反反复复掂量,才敢按下“确认键”,这就是内向孩子的典型心路历程。
在第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很形象地描绘了内向孩子的行为:“有的孩子碰到提问,他可能要在心里想好久,等他确认了答案,已经早就被别的孩子抢答完了!没他什么事儿了!”
班主任继续叮嘱我们:“所以大家不要盯着他上课有没有回答问题这个点,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可尽管这样,每次看到老师表扬举手名单上没有自己孩子时,心里的失望还是难以避免。
但神奇的是,三个月以后,老师居然开始表扬她经常举起小手,着实让人惊喜!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容我卖个关子!
这三个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每个孩子要轮流上台去做班会分享。姐姐抽签组队完毕,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回家以后听到我们的解释才恍然大悟,可没想到她居然号啕大哭!瞬间撒泼:“我不去上学了!”但最终的结果,竟然是出乎意料的好,这也成为了姐姐本学期成长的关键事件。
如果说前两件事情我有所准备,接下来两件事,就属于“匪夷所思”了:
话说我们上学之前也学过很长一段时间画画,虽然那时候她就有喜欢照着画的毛病,但我没想到居然中毒这么深。
第一次,是美术课,她说没有画出来,两节课都在看着别人画、想自己怎么画,然后交了白卷!
第二次,语文单元练习的最后一题,是画画题。她说不知道“云朵”可以像什么,想不出来画什么,这一题居然没有答!
第三次,还是语文单元练习的最后一题,居然又没有答!!这是在我上一次已经好声好气地教了她怎么做画画题之后!
我血压瞬间飙升,吼了出来。她非常不爽地说:“我就知道你要骂我。可是我不想画,我想到了要画小鸟,可是我画不好。画不好还画在上面干嘛,不好看!”
后来,我跟一位内向的同事聊天,他说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宁可不画。唉…………内向的孩子,真心让人伤不起啊!
后来班主任也跟我诉苦:"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办,鼓励也鼓励了好几轮了,还是不肯画。你们是不是以前在家画得少?"
我……我也不知道上哪儿说理去……
上课不专心真是打得我措手不及。因为姐姐非常爱看书,认字也很多,所以在我看来,语文课她应该是可以很快适应的。
然而,第一周回来她就抱怨,不喜欢语文课。我以为是因为教的内容都学过了,所以开导了她。
但后来没想到,有一次和班主任沟通其他情况,她很严肃地跟我在qq上聊了半小时,反馈孩子在课堂上的问题。
在她看来,姐姐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胆子小、不敢发言之类的,而是她好像对学习相当没有兴趣!上课总是不专心,要不就是玩手指,总之思维没有跟着老师转。
这可让我愁坏了,这完全不在我的预想范围内啊!那几天我好好反思了一下原因,分析了老师提的几条建议,后来花了一段时间认真调整,终于取得了不错的转变。
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学校都是充满了困难与挑战的地方。但是,内向孩子在学校里遭遇的境况尤其艰难。
在压力下的内向孩子,容易表现得不够活泼、主动,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轻微的“宕机”状态。
如果老师对此没有充分的体谅,就容易对他们产生误判,以为他们是不聪明、不热情、不合群的。
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本来的样子,而是由于环境变化造成的。
进入外部世界和关注外部事物就会让内向孩子觉得非常的消耗。而学校复杂的环境,让他们总是处在自己不熟悉的“地带”。
原来幼儿园一共只有十来个班,每个班30个孩子。而小学一个年级就有十几个班,每个班45个孩子,再加上校区里其他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显然环境要噪杂得多。
人际关系也会骤然丰富起来,内向孩子可能会遇到自己喜欢的“同类”,也会无法适应吵吵闹闹的外向者,每天光要梳理这些情绪和关系,可能都要耗掉不少心神。
更重要的是,她突然进入了新的规则里。从座位、课堂到作业,每一项都需要额外的适应。比如孩子可能不懂发言前要举手,甚至连“发言”是什么意思都不懂!
稳定是内向者最舒适的圈,而现在这样多的变化摆在面前,她时不时要停摆、要情绪崩溃、要逆反,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上小学以后,速度的要求比幼儿园高多了。比如听写,要求听完马上反应,然后动笔写完,再听下一个。
当内向孩子还在反复确认、涂涂改改之时,可能下一个听写的字早已经飘过去了……
课堂上听课也需要迅速跟上老师的思路。幼儿园时期毕竟以生活习惯和常识教育为主,教学形式多是游戏。
而小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游戏虽有但不是主力,思维必须全力集中。对于内心经常天马行空的内向孩子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小学课堂上,会有无数的回答问题的机会,甚至老师会要求孩子学会提出质疑。内向孩子特别害怕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言。
在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特意为了检查每个孩子的听课情况,不管有没有举手,都会点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而我们家姐姐对此非常的不适应,站起来也不回答问题。老师不免也会有疑问:“是没有听懂,还是不敢发言?”
可见,由于环境的变化和要求的提高(尤其是速度方面),导致内向孩子看上去显得兴趣索然,或者缺乏主动性,而他们真正的感觉却被隐藏了起来。
但是,因为内向孩子通常都是深度思考者,所以他们会在一段时间后爆发出惊人的“潜力”。我们家姐姐就被老师称为“班级里进步最快的几个小朋友之一”。
内向的孩子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愿意花成倍的时间去探索和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因此,他们需要时间和鼓励,来向他人展示自己内心的学识。
而作为父母,我们则需要尽力和老师配合好,帮助他们开出心中的花朵。
所有孩子适应学校,都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如何帮助内向孩子应对这段特殊时期的挑战,我有几点小小的心得:
第一,和班主任保持密切沟通
孩子能遇到好老师,是难得的运气。殊不知,很多人从小的心理阴影,就来自学校老师有意或无意的持续批评,甚至是贬低。
在过去我们上学的年代,很多老师对发展心理学知之甚少,又容易唯成绩论,导致不少所谓的“差生”无法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实属遗憾。
到了今天,这种状况越来越少,因材施教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但学校始终有其运转的标准和逻辑,对纪律、品质、习惯等方面的要求,也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内向孩子在行为方面也许无法立刻达到老师的要求,这时保持和班主任的密切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父母要及时向老师介绍、解释孩子本身性格的特点,说明孩子可能需要更长的适应期,以提醒老师予以观察和适当照顾。
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即时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包括课堂听讲和作业情况,更重要的是和班级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精神状态。
只有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才能和老师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双管齐下,解决问题。
第二,紧跟学校步伐,做好学习配合
内向孩子通常是很聪明的,他们在学业方面的落后绝对是暂时的。但父母可能会因为并不太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而在之前的“鸡娃”路上走偏了。
比如,姐姐学校对语文的要求颇高,刚开学就会有大量的生字组词、造句等发散性内容,而且对诗歌、童谣这些体裁的作品摄入量要求非常高。
偏偏我们家的认字较多,平时对诗词不是很感兴趣,注意力都在故事和科普上,所以刚入学的时候常常有挫败感,这就是为什么她回来总说“不喜欢上语文课”。
知道这个差距之后,我就立马着手开始调整。每天晚上朗诵诗歌,并且录下视频发给班主任。
有了老师的鼓励,小妞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渐渐喜欢上诗歌,甚至有时候要背诵下来才罢休。
然后每天坚持做生字组词、成语接龙之类的游戏,把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弥补她过去“输出”偏少的短板。
这样一来,在语文课上她能立马联想起组词和诗句,举手就自然多起来了。
第三,反复练习,提前熟悉场景
过了一段时间,语文课上开始有听写练习了,但我们总是丢三落四,没法得到满分。
现在双减以后,书面作业不能布置了,但是没有笔头的练习,怎么可能在课堂上有进步呢?
由于内向孩子的反应会稍微有点慢(这受限于大脑结构),所以必须让他们提前熟悉将要发生的场景,否则他们的脑子还需要再三确认当下发生了什么。
于是,我们每天根据课堂上学习的生字进行听写或者抄写练习,让她尽量提高速度。
再就是偶尔做一些配套练习册,让孩子熟悉熟悉题型。毕竟一年级的小豆包,很多时候并不是不会写,而是根本就不明白题目要干嘛……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当内向孩子不再为新场景而分心时,他们就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从而建立其更强的自信。
第四,适当调低预期,坚持正向鼓励
为人父母,很容易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加到孩子的头上。
当我们的孩子非常内向时,我们要试着接受:他们在测试中可能无法100%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也可能无法崭露头角成为群体的领导者。
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这也是我时刻提醒自己的:“她不是我,不能拿我想做的事情去要求她。”想当年我读一年级时,胆子大到主动上讲台当值日生喊“起立、坐下”。
但我们家姐姐在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焦虑怎么去进行班会分享(对,这个事情一直萦绕心头,内向孩子的“坚持不懈”可见一斑)。
但没想到,她有次回来竟然开始期待自己的班会。因为她经历了很多次分享以后,发现分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她可以做到。
更重要的是,每次分享都有问答和小礼品,班上的小朋友抢着答题,她也对了几次,这简直是太棒了!
后来我们的演讲进行得非常顺利。我引导她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确定了分享内容,在她口述内容的基础上帮她做好ppt和讲稿,又帮她一次次练习,一直到基本上可以背诵的程度。
到了周日晚上,我们全家端坐在沙发上,听我们的小主持人上台发言(还拿着家里的麦克风)。周一一早,她拎着一袋子准备好的小礼品,兴冲冲地去了学校。
那天班会后,老师表扬她的台风很好,发言非常流畅,整个人情绪也很放松,还笑咯咯地满场飞奔去发礼物。此情此景,老母亲简直难以把她和三个月前的状态联系到一起!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我们赶紧及时给予了表扬和精神奖励(小红花),并且给她设置了新的目标——上课举手发言。
她欣然同意,后来也确实是“经常看到课堂上举起的小手”(来自老师的反馈)。
当消除了内向孩子的不安全感后,他们真的可以释放出真实的、更好的自我,给我们无尽的欣喜!
后记
开学这段时间,我们的心情随着她在学校的表现而起起伏伏。尽管现在还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我们更看重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走向更大舞台的那份自信。
内向孩子在学校要经历的挑战也许还有很多,但相信只要我们秉承着理解、包容的初心,帮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善,他们一定会激发出内在的超强能量,成就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在养育内向孩子方面有心得体会或疑问,欢迎在下方留言,或者关注“玥沐赏心”(全网同名),期待交流!
不要忘记点赞、转发哦!
?延展阅读】
养育内向孩子(一):认同感和安全感
养育内向孩子(二):掌控感、参与感、秩序感
养育内向孩子(三):与父母的关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