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下面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向楷模学习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向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1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对所有扶贫工作者吹响的进攻号角。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需要更多的“朱有勇”。
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会种庄家的农民”,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美的“农民院士”。
为民谋福,他有着强烈的担当精神。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要有担当,他说:“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科技扶贫上,在大山深处“最穷的地方”洒下一名老党员的血汗。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也是我们党能够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重要原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脱贫攻坚决胜时期,更是呼唤着共产党人的担当。我们要积极学习朱有勇院士的担当精神,切实扛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脱贫攻坚,他有着强烈的实干精神。面对贫困,朱有勇并没有丝毫犹豫,以实际行动开展科技扶贫。他立足贫区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扎根边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科研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实干才能给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实干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我们要积极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实干精神,把所有对未来的希冀凝练在双手之间。
作为奋进新时代的一份子,我们都要积极学习朱有勇院士先进事迹和担当实干的崇高精神,投身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为实现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向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2
苗文玲等四位育人楷模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故事,平凡的岗位,辛勤的工作,丰硕的成果,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他们对事业、对学生的挚爱,折射出他们崇高的师德。作为教书育人的先进代表,他们把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热情献给了他们钟爱的事业,献给了求知若渴的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全面展示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又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我也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在做人方面我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充分利用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准时参加课题组学习,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取长补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将学习和活动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做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
业,就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
做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每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满腔的热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从而不负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向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3
观看了《时代楷模》特别节目后,这些英雄楷模们的事迹让我很感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以他们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立足本职、锐意进取的人生追求,学习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时代楷模,平凡中彰显伟大,行动中践行信念。他们是胸怀坚定理想、执着信念的身体力行者,用自己的故事,温暖整个社会,用自己的名字,照亮你我,引领更多的人。 通过观看,全体干部职工被航天英雄群体、用生命在雪域高原采集植物种子的钟扬、毕生献给祖国自主药物研制的王逸平、31年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的张黎明、大山深处教育播火人张玉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村书记王传喜、用生命守护百姓平安的民警杨雪峰、用生命解民忧保民安的民警吕建江、空军王牌飞行员郝井文、中船重工第760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30多年坚守祖国海岛的王继才、王仕花、坚守祖国边陲西藏玉麦乡的卓嘎央宗姐妹的先进事迹所感动,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榜样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奉献,诠释共产党员的本色和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我们要向楷模学习,要将先进事迹化为争先进做先锋的激情和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合格党员。
钟扬,航天员群体,王逸平,卓嘎、央宗姐妹……这些可敬可爱的人们,用豪迈壮举标注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地。闪光的名字、感人的故事,通过一场场“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广为传播,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凝心聚力,鼓舞前行。他们的事迹让自己更加明白了要饮水思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党的恩情,要知党恩,明白今天的生活离不开党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支援,一定会做讲党恩爱核心、讲贡献爱家园的好公民。
向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4
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20xx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领导,说“张老师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建议每天喝袋牛奶,但没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储,上半年我给了她3000元嘱咐她买个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没有买,这笔钱都用孩子们身上了!这里面有2600元,请你在张老师搬到新的儿童福利院时,帮忙用这笔钱给她买个冰箱,拜托了!”这位领导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书长的用心良苦,接受了这个重托。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领导到了新的岗位,临行前他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张老师,一是辞行,二是把李副秘书长的心意告知张老师。他诚恳地对张老师说,“请您不要辜负李副秘书长的心意,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冰箱……”再三嘱托后便离开了。
半年之后,这位领导到新福利院看望张老师,发现宿舍里除了原有的书和物件外,没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们却没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张老师说到。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领导深深地自责,觉得辜负了李副秘书长的重托!耳边回响起秘书长的话“张桂梅老师的身体太弱了,她的工资不用在自己身上,连我们寄给她买药的钱,她也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请你给她买个冰箱,华坪天气热,鲜奶必须放冰箱保鲜,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鲜奶。”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领导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过是平常之事无可厚非,况且身体健康需要,张老师却视为奢侈,孩子们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说张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真诚赞同。
向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5
刘永坦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认为,刘永坦同志是科学素养深厚、组织领导能力突出的战略科学家,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杰出典范;是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大先生”,教书育人的优秀代表;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忠实守护者,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榜样。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拼搏奋斗,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刘永坦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刘永坦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黑龙江省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负责同志以及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代表参加了有关活动。
向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6
六一儿童节,多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日,然而,今年的“六一”却有着悲壮与伟大:
二零二一年六月一日十八时左右,两名儿童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老师以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这两名落水儿童被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三十五岁,风华正茂;三十五岁,教书育人;三十五岁,责任与担当。王红旭老师被定格在三十五岁的光辉年龄,他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他的高贵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爱孩子深深的印入王红旭老师的心灵。当一声求救映入耳际——“救命哇,救我的娃儿啊!”突然听到的一声凄厉惨叫,年轻的妈妈瘫软在沙滩,众人目光惊愕,而王红旭老师正从百米之外,奔过一片草丛,狂奔冲向江边……这是王红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救出一名孩子,他又不假思索去救另一名孩子……两名孩子得救了,他却被无情的江水……正是爱孩子的思想使他义无反顾,英勇救人。
其次,良好家风的熏陶,是王红旭老师美好心灵的基石。王红旭来自一个农村较特殊的家庭,家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乡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家庭是当地乡亲们口中的“书香门第”。上高中时,他每逢回家就主动给八十多岁的奶奶洗脚。在老家,只要见到老年人在路上挑着担子走不动时,都是二话不说接过来帮着挑。救人之事也不胜枚举:大三暑假救起一名不慎落水的小男孩,主动救护不慎从游乐设施摔下的头部流血的小男孩,操场上听到学生叫唤都会立即冲过去……
品味着王红旭教师的英雄事迹,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学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要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相信有我们全力的付出,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