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思考和领悟,读后感可以帮助读者发现书籍中的细节和隐含的意义,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教育学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论教育学读后感篇1
最近,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学》。越读,我越觉得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十分先进,并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越读,越觉得他的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读完之后,感觉倍感振奋,一些埋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死结"似乎正在逐渐地解开,象一团凌乱的毛线,忽然找到了线头,正在一丝丝地理顺。
在我们老师的眼里,每天几乎都只看到后进生:今天早上迟到了2分钟,昨天晚自习总是要讲话,值日工作做的不到位,作业没完成,忘记订正了……所以,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有气。每天脸都拉的老长,时不时发一顿火,训斥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结果学生也产生了逆反心里,做什么都觉的没劲,一副上课死气沉沉,下课生龙活虎的反常现象。
现在,反过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试想;处于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哪个学生没有一点爱玩的心思呢?哪个学生不爱做梦呢?在学生的头脑里,要学的东西那么多,每位老师都说那是重点要牢记,那么他要记的的东西就不是一点点了,还要加上想玩想吃想偷点懒(人的天性),那么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疲惫也不奇怪了。如果所有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和工厂里的机器还有什么不同呢?那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还谈什么生机和希望呢?
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儿童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不仅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的过程。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仍然熠熠生辉,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实践。
论教育学读后感篇2
这本书是由江苏省特级语文老师——杨斌,选自国内外50位大师的教育观点的教育名著,是我们作为一位师范生和成为一位合格的老师都有必要去精读,把握这50位大师教育观精粹。这50位大师的文章中涵括地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育艺术等等这些问题。
读完这书,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让教育成为人的生命和心灵发育生长的过程。
教育本质观具体表现为:教育作为一种行为手段,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让受教育者自主学习,具备自主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的得到真正全面和谐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是可以客观地体现这种教育现象,因此,可以从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来理解教育本质观。
一、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教育方法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启发式教育方法,它是很明显地反映出以受教育者主动开发思维去探讨问题,而教育者启发性的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课堂上提问的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让学生提出疑难,再通过论让学生自己解答的这种模式,学生在这过程中全靠自己思考去寻找答案。通过学生的自问自答,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我国著名特级小学语文教师——贾志敏,令我记忆深刻的是,看贾老师的一堂全国示范小学语文课《卖鱼的人》的视频,这堂课的第二课时主要是深入学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内容,贾老师巧妙地运用自己幽默的语言来让学生自问自答,这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喜爱老师,达到师生融为一体的境界。这也是我们作为师范生,所要达到的艺术性境界。
二、教育内容。
当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内容,就是通过教育这种行为手段要向学生传授些什么样的知识。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发展,来进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所以,教育内容要会根据各个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而制定。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曾风行一时的天才式教育,选拔一批十二三岁有聪慧的学生,到我国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四年的学习。经过四年的学习。李政道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大人物,推荐一些顶尖学子到美国留学。但是,都后来才发现,对于这些“天才”来说,尽管学识很渊博,但人情世故这方面一窍不通。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所谓的天才式教育,只是面对极个别天聪敏慧的学生,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都智力正常水平的,所以,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针对大部分学生智力水平发展阶段而选择,因此,老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应把教学重心普及到大部分学生上,而不是个别针对性教育。第二,这种天才式教育,存在一个很严重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情感,道德的教育。只是一味地填鸭式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忽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没有使受教育者达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借鉴出,教育内容应该实事求是,根据国家,社会,受教育者的特点,科学地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传授。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受教育者去吸收,应当是使每个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自主提升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和谐真正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个人发展,而且关乎于我们社会,民族,国家未来的发展。有句古话说得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当今,科学地培养新型人才,为我们未来的国家振兴繁荣铺路。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教学成果。而作为一名未来的老师,我们应该充分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师技能,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完美配合,这支和谐的曲子会一直演奏下去的。
论教育学读后感篇3
作者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是基于其在巴西长期的扫盲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践为经验基础的。对于长期受压迫无人权的被压迫者来说,能接受教育并认清现实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我父亲和母亲都是文盲,我爸爸一生最为骄傲的就是五年的志愿兵生涯,并在此期间参加了一个多月的强化识字训练,学会了基本的阅读。而我妈妈在经过广告标语牌的时候,经常会向我指认她所认识的文字。她所识文字极少,但总为认得这几个字而骄傲自豪,说她年轻的时候曾经上过夜校(扫盲识字教育)。可见,受教育权,对于他们来说是何其值得珍视啊。但遗憾的是,我爸爸妈妈所接受的教育仅限于此,与作者被压迫者教育学理念中的对话、反思、人性化,似乎还相差甚远。可能更多地只满足了他们对有文化人的向往而已,终究没有摆脱被压迫者的思维局限。
基于成人教育实践经验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有何指导意义呢?把教师和学生对标于压迫者与被压迫者,肯定是错误的。但不当的师生观和教学观,肯定也会置师生于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之中,如视学生为无知的容器而一味灌输式的教育。重视师生间的相互主体地位,倡导平等对话交流和教学相长,应该是任何形式教育的真理。
看着字面之词,经常让人想起“被压迫者”的自嘲。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可能如怀才不遇的感慨、可能如人情倾轧的悲凉、可能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无奈…都可能让人心生出“我就是被压迫者”的悲哀。时势变迁,如当初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固化阶层,肯定是不复存在的了。但在现实的人情交往中,思想的残余肯定还是有的,而且随着所处情境的变化,压迫与被压迫的角色也就在切换之中,此时的被压迫者(如没有人文关怀之下的被领导)也可能是彼时的压迫者(如苛求别人或向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所以,被压迫者教育学追求人性的解放,其倡导的平等对话,对于我们现实也是有借鉴意义的,这可能是极高的情商。
21天的挑战又告一段落。关于此书,模糊朦胧仍还是最主要的体验。或许,除了阅读,还需要实践去增进理解。正如本书的观点:教育、解放都不是目标,而是过程,阅读也该如此,永远在路上。
论教育学读后感篇4
?教育学》是师范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工作了几年以后,重新拿起《教育学》这本书,感觉熟悉而又陌生。
我们整天把教育挂在嘴上,那什么是教育呢,书中做了明确的回答。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整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美育这一章节。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梁启超先生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人生趣味与境界的追求与会听曲子、会作诗或会一套美学理论、拥有自己的审美观等显然都不是一回事。称之为实质教育的原因就在这里。
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定义的变化意味着美育概念本质的拓展,从而也意味着美育功能认识的拓展。
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育美”。我国学者认为:“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
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讲,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美育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艺术美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但是又经过艺术加工,因而高于现实美的美的形态。艺术美育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美来自现实美,但是由于有了艺术家的集中、概括、提炼,因而比现实美“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因此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
艺术美育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在艺术美育中,应当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美的本质、内容和境界,从而在实质意义上得到美的陶冶。二是艺术美育还应当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不同艺术形式及表现方式,不同艺术体裁和风格的特点,从而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通过必要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或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方面的修养。
艺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靠艺术类课程去实施的。由于艺术形式品种繁多,学校艺术美育课程应当选择那些基础性强,受学生喜爱,同时又适合各学校实际的艺术形式开展艺术美育。
自然美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大自然是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最丰富的源泉。与艺术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是现实的,生动、丰富和多变的。比如自然景致就具有天然质朴、色彩丰富的特点,而且随季节、昼夜和天气变化而经常变换。自然美育因此具有非常大的生动性和随机性。
自然美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通过自然美的鉴赏,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的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性情;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尤其是一些人化的自然美的欣赏,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所谓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我们知道,衡量人类活动的标准主要有真、善、美三个最主要的尺度。但是教育学过去在教育活动的评价尺度上主要关注的是真、善两个尺度,而严重忽视了审美尺度的建立。教育活动最讲言传身教,如果教育本身忽视审美和创造美的追求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有真正的美的追求,那么其教育的效率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这表现在:(1)教师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2)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造合乎美的规律的教育活动中介形式。比如有张有弛的授课节奏,课程内容呈现的审美追求,一直到教学语言、板书的美化,等等。(3)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且努力促进学生以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让学生的成长作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动力。(4)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不同的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美的成分。科学美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之美及其表现的伟大的人类主体的本质力量。发掘并展示科学美不仅是美育的需要,而且对各科教学本身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论教育学读后感篇5
谈到《教育学》,我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上师专时作为一门课程来学,参加工作后又培训过一次,升本科时还培训了一次。次数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认为并没有能真正把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参加工作十年了,面对一个个教育难题,自己还是无所适从。为了让自己对教育这门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这本《教育学》,细细地品读,希望它能给自己以新的启示。
翻开这本显得有点陈旧的书,又看到那个问题,"教育学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原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逐渐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教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同存在、共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看到这里,我心头涌起一种强烈地自豪感。因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感觉是无尚的光荣。面对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自己真的应该投入整个身心去认真地工作,不仅仅是投入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想想平时的自己,也曾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为在新课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讲课而彷徨,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现在觉得真不应该,自己今后要打起精神,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读,这本书又从中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素质及培养、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使自己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又得到了一次回顾,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产生了一些对教育这门科学的新认识:
一、教师要解放学生,解放自己。
书中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丝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开启过一处美不胜收的精神之门,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其激动不已的读物,从来没有执着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肯定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话语告诉我们,原来良好的教育讲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缚,不是钳制,它需要释怀,需要解放。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可是现在教学的现状是,学校似乎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引学生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点放在对成绩的要求上,不仅要排名次,而且对优a率及达优率也要排出来。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出成绩,不停地加班加点,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学业生每天疲于应付,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思想和身心难得自由,天长日久,学生整天到晚都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许,他们小小年纪,但已经开始有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里,不要再让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美好而轻松的童年,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并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鼓励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学会体验爱,这样,学生会很快乐,而我们自己也会工作得很快乐。
二、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关系的紧张,而"学生中心论"又削弱了教师的职责,对学生成长同样不利。其实,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这种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评判。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宽容、温厚之心。努力减少一些苛责、失望和冷漠,增加几分理解、信心和亲切。努力从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闪光点上,分享满足、愉悦和欢乐的情绪,能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时间、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学工作才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读《教育学》,给我以新的启示,其实人就是在不断的读书中进步,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论教育学读后感篇6
?教育学苦旅》这本书,几天读下来,掩卷沉思,感慨万千,本书的作者是陈桂生先生,他是中国建国以来首屈一指的教育学家之一,多年来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方向的研究,以擅长精密的逻辑思维和对教育细致的审视著称,著述颇丰,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学派的教育科学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著作还有《教育原理》、《普通教育学纲要》、《学校实话》等等,都是我迫不及待想要拜读的大作。
而这本《教育学苦旅》则更是汇集了陈桂生教授历年重要著作的序跋、感悟和讲座记录,关于“遭遇教育学”,“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的教育学专业生涯,回顾了他在教育原理、教育研究领域探索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教育现实的透视和剖析。
其中有关教育叙事的观点更是让我倍加关注,陈桂生先生曾这样说过“教育叙事研究自律:……每一个有教育经历的人都有别人代替不了的特殊经历和实际体会。通过叙事可以使个人的精神财富,供社会分享。至于某种教育叙事的价值,既同对所叙之事真实程度及完备程度有关,更取决于为什么叙事——是为了如实地反映以往教育的本来面貌,还是出于其他什么目的。” 这使我更加明确了研究教育叙事的目的和初衷。并且更加坚定了“叙事研究”是教师成长非常重要的途径,是中国教育研究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研究取向。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是创意和灵感的碰撞,是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的真理。
总之,教育叙事是发掘或揭示内藏于具体事件和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它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以参与教育研究。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许多当年在做一线教师时所经历的教育教学故事,可惜没能一一记录、反思、感悟,而现在身为校长的我,是不是也可以同我的老师们共同开始记录自己关于教育教学的点滴故事呢?
论教育学读后感篇7
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照正直为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扔在一边,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习跟不上,有时我真的不忍心责备他们。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几乎都在自己的看护下做作业,再想想他们,我们作为教师的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呢?
教育本来就要用爱去浇灌,心与心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
论教育学读后感篇8
不知不觉工作已将近十年,经历了数不经的考试,每次考试之后,好的成绩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不自觉的就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天读了《教育学》,内心竟有深深的不安,多年来在我心中树立的工作目标竟轰然倒下。原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出好的成绩,更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成绩只是学生的一部分,而大多数教师却一叶障目,按照学生的成绩带上了有色眼镜。
如何摆脱这种态度,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真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能按照学生的成绩来划分爱的界限,要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成为一种义务。师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的能源和灵魂。这种爱不能是表面的应付工作,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如果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
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排解他们的忧愁,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学生愿意把教师当作益友,从内心深处把教师当做自己排忧解难的朋友。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使每一堂课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方法。教师关心学生,把爱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能只爱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不公平的情感。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长远的师爱。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爱以达到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喜好而偏待学生,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无遮掩,或进行体罚,更是对学生的侮辱。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使学生精神倍受刺激,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里。教育学家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要明白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当前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最根本的道德。
当然,爱不是肆意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争执时,教师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批评可以严厉,但绝不能讽刺、挖苦。“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雷雨读后感8篇
★ 奔跑吧读后感8篇
★ 空城什读后感8篇
★ 信念读后感8篇
★ 情人的读后感8篇
★ 空城汁读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