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分析内心情感,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写心得的好处,一方面能提升自我,也能更新替代想法,以下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国游的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美国游的心得体会篇1
我最近读了《白鲸》,书中的主人公玛莉和他的朋友魁魁格与裴廓德号签订了一份合同。狡猾而经验丰富的亚哈船长又一次踏上了大白鲸莫比·迪克的航程,他的一只脚曾经被它毁了。
大副试图说服船长放弃复仇,但船长没有放弃。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莫比被激怒了,他击沉了船,但只有玛莉活了下来。
来吧,我永远不会害怕。——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这句话写出了莫比的心。
虽然结局看起来很悲惨,船长认为自己是个勇敢的人,但这是队长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洞,然后他跳了下去。如果不是他首先激起了莫比,莫比也不会反击。
事实上,自然界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像有些人在热带雨林捕捉蛇,蛇本就不会主动冒犯我们,但我们人类,杀死了一条条蛇,让它们厌恶甚至害怕我们人类,所以它们必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反击人类,致使人类惧怕它们。
但他们只是想保护自己而已,时间一长蛇类就对人类充满敌意,出于本能的攻击人类,但作为进攻者的人类,却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一方,对蛇就开始心安理得更加肆无忌惮的杀害,这种复仇的狩猎,带着仇恨,最终导致两败俱伤,人类是和自然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的。
所以,不要自找麻烦。《白鲸》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最后让我明白了不管什么事都不惹麻烦的真谛:你不挑衅别人,别人就不会得罪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美国游的心得体会篇2
这是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1918—1992年)写的一本自传,讲述了自己围绕零售事业奋斗的一生。
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了经商的成功要素,我其实并不太感兴趣,那些促销技巧恐怕我以后也用不上,因为没有经商的基因,我们家族里也没有什么做买卖成功的案例。那些要素基本也都是老生常谈——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一些事情(simple, but not easy)。沃尔顿最基本的理念是,像经营小店一样经营大店,当沃尔玛分店达到几百家的时候,沃尔顿仍然实行精细化管理,重视每一家分店的细节问题。
沃尔顿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是如此的强烈和真诚。由于如此强烈的热爱,沃尔顿的一生基本上算是顺风顺水,事业非常成功,家庭也很幸福,我想这是强烈的热爱应得的回报吧。
沃尔顿先生是如此的热爱零售事业,以致于他看过所有的零售方面的书籍,考察过美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店,无论是在出差还是在与家人一起旅行,只要遇到商店他就会进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值得学习的好点子,这样的人就活该成功啊!
沃尔顿一生主要就这么一个爱好,就是开零售商店。某种程度上,沃尔顿跟巴菲特很像,对他们来说,工作不是谋生工具而是生活本身,而且非常专一,一辈子就干一件事,至死方休。一般人都是情随事迁,这也没什么不好,也是遵从内心的呼召嘛,不过专一的人更可能会创造奇迹。专一和情随事迁,这个估计主要取决于人的天性了,后天很难努力做到,天生专一的人是幸运的。
美国游的心得体会篇3
是啊,生命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宝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慨叹生不逢时、人生如梦,有人抱怨活着真没意思,更有人说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甚至有人因为那么一点点的小挫折就屈服。自我放弃,一生都碌碌无为。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的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作品中表现出的强烈的大自然气息,勇敢和冒险的浪漫精神,还有人“要活下去”的坚强意志深深地吸引着我,使人读来激动不已: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狠心的`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甚至到了最后,他只能用爬的才能勉强前进。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几经昏倒的时候,他的危险来临了!!他遇到了一匹同样饥饿不堪的病狼!这匹病狼紧紧的跟随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就这样,一场激烈的生死争夺战开始了!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尽管病饿交加,筋疲力尽,仍然在徒手搏斗中用尽所有力气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通过冰天雪地的荒野挣扎着来到海边,终于被一艘捕鲸船救起。
这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重重艰难险阻面前,想要放弃生命,选择死亡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他却没有甘心就死,他选择了抗争。这与现在社会的人形成了多大的反差啊——现在电视,网络,报纸上,随便一看都会看到几则自杀的新闻。什么职场压力太大、学习不好自卑拉、感情遇到问题拉,这些小事情也都能让人联想到死亡。可见现在社会上的人类比起小说的主人公来是多么的卑微啊。
美国游的心得体会篇4
杰克·伦敦写的《热爱生命》给了我极大的震憾,每句话都激动人心。下面,就看看这生与死的埋拼搏吧!
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西部的一位淘金者被返程的朋友给抛弃了,他只好独自在荒原上流浪,天越来越冷,食物也一点都没有了,他拖着腿上的伤在雪地上慢慢前行,有时碰到高一点的雪峰还要爬着前行,就在他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这匹狼在他身后舔着他那腿中流出的血,就这样,一场生死的战斗开始了,他不停地在前边走,病狼也不停地追,最后,淘金者为了活下去,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后被一艘捕鲸船中的人救上来了。淘金者最终生存了下去。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报纸上经常会有自杀跳楼的人,他们是多么的不珍惜生命啊!
不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是最有理由放弃生命的,但他却不屈服,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他才能得救,然而,这些受到小小挫折,就感到生命没有意义的人,那就太不乐观了,要知道,要是每个人都开心、快乐,世界将变得很可爱。总之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不要因为生活中的坎坎坷坷就放弃生命,这是很不科学的选择。
生命,一个非常神圣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美国游的心得体会篇5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曾经引发了许多人对人生的感叹和思索。但是,生与死的拷问,并不仅仅局限于人。1961年,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在西方规划界掀起了一场“大地震”,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制度、方法、原则及其强烈作用下的城市被推到质疑和拷问的境地,并由此萌生了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种子。尽管雅各布斯并非城市规划专业人士,在书中对城市规划界一直奉行的一些金科玉律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其言辞也十分犀利甚至几近刻薄,但却引发了规划界对社会公正、城市多样性、复杂性、人性化等全方位价值判断的深刻反思。此后,城市规划开始由工程技术转向关注社会问题,人本主义在规划中逐渐张扬。可以说,雅各布斯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城市规划的走向,也启发了人们对城市及其生活的重新认识。
记得多年以前,有个同事说起他学生时代的一次课程设计。那是一条老街道,两侧的建筑有些破旧,环境也比较凌乱,但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街边的铺面、摊点人头攒动,也有主妇闲聊、小孩玩耍、路人过往,这一切跟雅各布斯所描绘的街道生活十分相似。设计的目标是将它改造为一条交通方便、分区清晰、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新街道。在当时来说,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一次课程设计了,但刚好有个外籍教师在该校访问交流,他觉得题目不对,会误导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原来的街道生动、真实,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着活力和温馨,为何要改造它呢?同事说他当时很不理解外籍教师的观点,因为教科书上早就列举了破旧、混乱、复杂、无序的种种弊端,应该以崭新、整齐、简洁、清晰取而代之,那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空间秩序并带来视觉美。这个外籍教师连基本的城市规划原则都不遵循,不是幼稚,就是猎奇。同事当时怀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那时,我们正在接受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洗礼,还没有了悟“生活本身就是目的”的真谛。
许多年过去了,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雅各布斯的观点早就连同其他各种观点被引介进来了,但并未在规划界引起多大的反响。为何时至今日,当《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的中译本出版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呢?答案可能跟时代背景有关。但凡一石能击起千层浪的著述,大都直面现实,切中时弊,方能引发共鸣。雅各布斯撰写该书之际,正是西方战后大规模重建之时。从思想领域来说,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从城市规划领域来说,现代主义大行其道,规划师们普遍相信:他们在描绘美好的物质空间的同时,也在设计着美好的社会和美好的生活。他们注重了空间的物质属性,却忽略了空间的社会属性,似乎只要用新环境来替代旧环境,各种社会问题就能自动解决。事实并非如此,现代主义创造了许多钢筋混凝土森林,使城市容纳了更多的人口,但却没能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园,反而造成了各种消极后果,社会结构被肢解,人际关系被割裂,种族隔离、贫富差异、犯罪率上升、小汽车肆虐、社会动荡等问题越来越尖锐。现实与愿望相去这么远,对现代主义的质疑自然会引起强烈反响,这或许是当时该书引发“地震”的时代背景原因。从国内情况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西方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先是解决各种短缺问题,其次是解决改善和拓展问题,时至今日,各种累积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成为城市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可能是该书在国内能引起强烈反响的时代背景原因。当然,国内人文意识的觉醒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人们用社会学的视角来观察我们的城市及其城市规划时,就发现半个世纪前美国发生的一些故事,似乎在我们身边上演,并且很容易拿书中的事例相互印证。因为雅各布斯不是城市规划专业人士,无须高屋建瓴地去构筑宏大、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她涉足城市规划领域的方式是批评当时流行的做法,其依据也非主要依赖于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而是从自身生活体验出发、从一个空间的使用者角度去感知、从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中去思考、从实地调查中去总结。在眼睛和心灵面前,所谓的专业知识变得无力招架了,因为说到底,城市不是建来看的,而是要为使用者服务的,使用者有没有专业知识,并不妨碍他的真实感受。同样的,国内各界人士从自身生活经历出发,也很容易诟病当下的城市规划,特别是所谓的旧城改造,因为后者已经带来并且会继续引发成堆的社会问题。
也许人们会问,既然雅各布斯早已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作了颠覆性的批判,并且从事实看来很有道理,为何还不放弃这些教条呢?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任何学说和理论,都是针对当时当地的问题而提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说十分罕见。雅各布斯对现代主义规划的两位大师霍华德和勒柯布西埃都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并且言之成理,但并不能因此得出她比那两位大师正确或者高明的结论,因为他们当时面对的城市问题完全不同于雅各布斯时代的城市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不会相同。即使这两位大师之间,观点也大相径庭,要想去伪存真,还得厘清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学说之中的精髓,不至于滑到“非此即彼”的陷阱中去。
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席卷欧洲。到了19世纪,西方基本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迎来机器大生产时代。工业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而迅速扩张,原有的城市形态难以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各种要求,使得城市在组织制度、社会结构、空间布局、生活形态等方面都遭遇强烈冲击,到了霍华德时代,社会矛盾极度激化,城市环境十分恶劣,交通拥堵、住房短缺、地价飞涨、疾病流行、道德沦丧、人口爆炸等“城市病”可谓病入膏肓。人本主义思想家们认为,大城市是罪恶的渊薮,是违背人性的,是不人道的,必须加以控制和消灭。霍华德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之一,出于对人性和自然的热爱,在对土地所有制、税收、城市膨胀、城市贫困、环境恶化等种种社会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由此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石。诚然,霍华德最擅长的并非形体规划,其理论的精髓也不是田园城市的总平面,而应该是他的社会改革主张。之所以将他推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人,是因为他首次突破了以往城市规划要么炫耀统治者权威、要么彰显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巢臼,提出了关心公众利益的宗旨,这一点成为了城市规划百年不变的职业信条。
真正构建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是稍后的柯布西埃,他坚决反对霍华德用空间分散的手法来解决“城市病”的“田园城市”模式,认为那是“麻醉剂”,认为应该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他反对传统的街道和广场,认为那是旧城市所有弊端产生的根源,他自信已经创造出现代城市最终并且通用的形式,如功能分区、道路分级、街区的土地尽可能空旷并用作绿地、城市格局简洁严谨蕴含秩序、建筑按照群体灵活自由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富有雕塑感并体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等等。伴随着现代建筑运动,柯布西埃的规划思想也影响到世界范围,此后的大规模重建和新建,基本按此模式展开。新建的典型城市如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都是按照图纸建造出来的,并在一段时期得到广泛赞誉,后来却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改建的地区则如雅各布斯所描绘的那样,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到了1970年代,西方对现代主义的批评越来越多,直至“后现代”学者干脆宣告它的终结。不过,用历史眼光来看,他简洁明晰、追求效率的思想对战后急需重建家园起到积极影响,也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另外,他的思想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因为其设计思想中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色彩,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建造模式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其高度理性也容易受到发展中国家决策者的青睐,其作品的形式美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所以,尽管1970年代以后在西方开始出现后现代思潮,但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现代主义解决了一些城市问题,却又带来了另一些新的城市问题。当带来的新问题上升到主要问题时,就是它遭遇拷问、走向终结或者变革、新生之际。
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凸现期,大城市的一些痼疾也愈演愈烈,困扰着市民的生活,对效率的过分追逐使得我们放弃了其它许多目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反倒失去了一些传统魅力地区,城市被切割成一个个孤岛,汽车仿佛成了城市的主角,空间变得单调乏味,可望而不可及,或者专注表面文章,街道生活渐趋式微,人际关系也逐渐淡漠,一句话,“现代城市病 ”的若干症状开始凸现。当此际,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给我们的感觉已经不再是他山之石可攻玉,而是有切肤之痛了。我们的确应该深刻反思城市规划的习惯做法,校准我们观察现象、分析情况、解决问题的坐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改进规划方法和决策程序,使规划真正起到维护公众利益的作用。
尽管该书讨论的是40多年前美国大城市的问题,但对于我国当前仍极具借鉴意义。书中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无论是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讲,亦不无启发。
启迪之一是对于城市的理解。我们在建设和使用城市,对这种使用的经历都有着亲身体验,因此可以说我们拥有一个很好地认识和理解城市的基础。跳出职业规划师的角色,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观察,也许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正如本书作者以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去观察城市中的生活一样。城市是一个极富动态和多样化的地方,书中所提到的那些成功的城市区域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作者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文字对大量城市生活进行了生动地描述(如作者将某一街道上从早至晚的生活场景描绘成“芭蕾”),这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和谨慎的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
城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其中包容了动态的、丰富的生活。城市不会是一件凝固的艺术品。艺术是生活的抽象,与真实总有一定差距,而城市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则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和认识到城市的这种多样化、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那些“大师”、“天才”笔下描绘的非凡的城市蓝图、乌托邦式的城市理想,是试图把城市当作一件终极的完美的艺术品去创造,也许在“天赋神权”或“天赋皇权”的时代这种理想有可能实现,但在今天这种人权、民主的时代,永远只能是也仅仅是一张美丽的蓝图。对于城市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学者曾这样描述:人们为了生存,来到了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人们留在了城市。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也是城市的生命。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多样性,各种互为联系、互相支持、错综复杂的多样性,基于此,城市生活才可以进入良性和建设性的运转,城市中的人也因此可以保持并推进社会和文明的进程,才能“生活得更好”。有了这种对城市本质(生活)的理解和对城市天性(多样性)的认识,也就能确定我们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终极目的。目标瞄准了,当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和各种有关城市的理论、理想时,才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启迪之二是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的质疑和反思。经受过传统规划教育,从事这个行业的规划师,常常沉迷于一种宏伟的、激动人心的、终极目标式的规划设计成果,而又为其实施所困扰。“墙上挂挂、纸上画画”,常常是规划师所面对的无奈。而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又真的能带来图板上的蓝图所描绘的那种美好场景吗?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时候某些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作者在书中通过美国大城市的实例对此有过描述和分析。不幸的是,40余年前发生在美国的有些场景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却正在上演,尽管时代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有所不同。而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在强有力的调控下,规划的实施似乎还更加轻而易举。值得质疑和反思的是,那些美丽的蓝图跟城市当中天天发生的生活或事件是不是真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些传统的思想和做法(作者认为如霍华德)想做的就是把权力、人口、用途和资金的增加等等都“冻结”起来,然后将其安排在一个处于静态的形式中,控制起来。本书作者将这种思想视为“封建思想”。这种思想也许在具有强力计划控制的背景下还有一定意义(其真正实施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但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时处于动态变化的背景下,这种静态的思想、宏伟蓝图似的结果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本书几乎完全是从过程和动态的角度来谈论城市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活不会是静止的,城市也不可能是一天建成的。对城市而言,过程是本质的东西,这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在“神权”或“皇权”时代,也许有的城市出现不需要过程,但那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种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日常的运行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进一步说,一旦我们从过程的角度考虑城市问题,那么我们也就必然会考虑到产生这些过程的因素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也是本质的东西。发生在城市里的过程并不晦涩难懂,并不只是专家才能弄懂。在城市中生活的任何人都可以看懂和理解这种过程,但我们有时候往往一不小心就沉迷于一个梦幻般的结果中,却忽视了这种过程。
启迪之三是对城市问题及方法论的认识。本书中,作者引用了沃伦?韦弗(洛克菲勒基金会自然和医学委员会前副主席)的观点,科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处理以下三个问题的能力发展的过程:
⑴简单性问题,包括几个有着直接联系(通常可以用公式来表达)的变数(因素)问题,如古典力学,声、光、热、电学等;
⑵无序复杂性问题,各个变数(因素)处在杂乱或不可预知的状态中,但从整体上来看系统又拥有一种可以分析的平均特性,如现代的统计学、概率论等;
⑶有序复杂性问题,各个变数(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以致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质上是有序的,如生命科学。
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常常把城市看成是简单性问题或无序复杂性问题,也一直试图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和对待城市问题。早期的规划理论和实践中,规划概念中的变数,如人口、用地规模,以及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开敞空间等等,它们往往被认为是简单的、又相互关联的简单的变数,被置于一种封闭的、静态的体系中。当然,许多规划理论家和实践者早已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20世纪,城市规划理论开始汲取统计、概率理论这些新思想,一不小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似乎城市问题就是无序复杂性问题,只有通过纯粹的统计分析才能理解城市。有了这种认识和概率统计方法,也就有了可能对城市进行的声势浩大的调查,也就有了很多可以炫耀的统计数据和各种图表。此外,从统计方面勾画出城市规划图也就有了可能,而人们往往对这种图还深信不疑。这也恰恰是我们许多人在今天乐此不疲正从事的工作。新的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城市中的问题真的是非理性、不可理解、不可预测的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来说,概率和统计这种方法只能使得我们对所谓的城市问题进行“鸟瞰”式的分析,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分析范围而已。
作者认为,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城市中的各要素处于这样一种情形中:诸多的变数各不相同,但同时又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因此,城市问题表现出来的往往也不会是单独的一个问题,我们只要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这些问题表现出很多变数,但并不是混乱不堪,毫无逻辑,相反,它们互为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有序复杂的机体充满着很多可能还没有检验过的关系,但显然这些关系不仅互为关联,而且完全可以被理解。对待这种问题的方式,是先确定一个变数(因素),从其存在和行为着手,然后想方设法弄清这个变数(因素)与其他变数(因素)的紧密关系,以此来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从有序复杂性的角度来看待城市问题,需要通过显微镜式的细致观察的方式才能对这些活动有所理解,这种观察方式既不同于适用观察简单性问题的那种粗糙的、肉眼的方法,也不同于适用对待无序复杂性问题的那种鸟瞰似的观察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处理简单性问题和无序复杂性问题的分析方法也会得到使用,但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策略。这一点,也许是本书从方法论上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多样性是城市的生命,因为城市中的生命和生活就是多样和复杂的,我们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城市的活力,营造丰富的生活。规划和设计城市,实际上就是在规划和设计生活。那么别人的生活可以被你规划和设计吗(尤其是当面对城市中成千上万人的时候)?也许很难,所以我们必须抛掉曾经罩在我们头上的光环,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去面对和理解城市中的一切。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因而城市是复杂的,但是,它也是有序的。我们可以去感受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因而我们也就可以通过规划和设计去引导城市的生活,通过引发城市的多样性,而使城市富有活力,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尽管我们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因为“一个城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武器,而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则本身就会拥有理解、交流、发现和创造这种武器的能力。……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绝妄去迷证真如――我愿意用本文标题与规划界同仁共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医药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