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范文网 >心得体会

梦和泪教学反思7篇

教育教学是一种理性自觉的活动,在结束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一定要写好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梦和泪教学反思7篇,感谢您的参阅。

梦和泪教学反思7篇

梦和泪教学反思篇1

针对第一次的有序和有效问题,在这节课都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交流能按一定的顺序,在交换位置时也不争抢,同时因为每个活动之前都有明确的示范,因此小组活动也是有样可依,能顺利进行,特别是活动结束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能耐心地等待其他小组完成任务。其次,在练习时也暴露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因此练习题的错误较高,因此巩固练习时添加了课本中原有的“例1”,并且用这样三个问题(你认为最容易找到谁拍的照片?你有什么困难吗?怎么来区分“左右”呢?)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这样在观察熊猫时解决了 “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不同的物体”,在例1解决“根据不同物体的面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样的学习活动非常有效。

不足之处:

1、在处理熊猫的左右照片时还是简单了些,当时是这样的处理:学生指出熊猫左边的照片时,我提问:是谁拍的?也是谁拍得?处理右边照片也是这样。再问:怎样来区分左右两张照片呢?周焱:可以把身体转一转。我就草草了事了,如果我让周焱站在屏幕前,让那些拍到左边和右边的学生也跟着周焱转一转,指出相当于自己的哪一边,我相信全班小朋友的印象会更深刻些,以后在没有实物而想象力也缺乏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这样来试一试,相信效果会不错的。

2、在那首诗的处理上,如果这样处理:苏轼看到的庐山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二(3)班的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是什么各不同呢?(前后左右各不同),这样的效果肯定比较震惊。《盲人摸象》可以这样处理:你想对那些盲人说些什么?(小结成:大象前后左右各不同,不识大象真面目,只缘摸到一个面,观察物体要全面。)这样应该不错,不过已经没有机会试试了,可惜了!

梦和泪教学反思篇2

?白杨》一课,系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美丽的西部》主题的第3篇课文,文章主要表达了对扎根在西部边疆的白杨的热情赞美,以及对扎根西部边疆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们的深情歌颂。文章通过父亲与子女的语言对话描写,层层提示了白杨的高贵品质,让年幼的子女了解到白杨的生长特点,并且暗示启迪孩子们甘愿做白杨精神的人,不软弱不动摇,坚强无畏地在西部扎根、成长!

为更好地完成课文教学目标,在授课中我首先安排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课前调查白杨的一些资料,并在课始让学生做了充分的交流,学生说得比较笼统,大都是高大、笔直等特点。我又迅即在课件中展示了白杨的部分图片,让他们了解到了白杨在西北荒漠地区还具有抵挡风沙、保护环境的作用。直观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直到了鲜明的教学效果。

为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思想与内容,课堂中我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感知朗读领会课文梗概,如配乐深情朗读理解爸爸赞扬白杨的一段话,更加成功的是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模拟扮演爸爸和可爱的子女,让学生入情入境感悟式的读,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指导朗读上爸爸的话要深沉,要充满期望,子女的语气要满含着好奇与疑问,要体现出孩子们的天真与可爱。

本堂课真正上出了语文味!课文的末段刻画了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为此这让学生充分朗读后,设计了一个问题:“从这段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张宇航同学一向才思敏捷,他郑重的回答到:“老师,通过这段话,我感受到了爸爸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女!”我转得也快,立即忙问:“说说看,怎么会读出疼爱呢?”宇航说:“那高大的白杨象征着爸爸,几棵小树依在大树旁边,多么让人感动!这是爸爸对子女的爱,不管风沙多大,爸爸总会与子女们在一起!”未等话音落下,全班响起阵阵掌声!

本课还值得一提的是写法的领悟,作者袁鹰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歌颂了西北边疆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们,为此课外作业我设计了让同学们学习这一写法,借物喻人去描写一种事物以此歌颂一部分可歌可泣的人物。

梦和泪教学反思篇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第三篇主体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2、 激发学生去用心感受自己父母的爱,从而用实际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

?冰灯》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2单元的第三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记述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那种深切的爱。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在执教的第一课时时,扫除了字、词障碍,并对课文进行了初步感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学习了课文1——7自然段。这节实录是第二课时,重点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立足课文8——11自然段,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使学生的心灵经受洗礼,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分析:

宁安市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小镇,这里有着北国特有的物产及人文景观。我所执教的班级有63名学生,作为课改的第一批孩子,他们有思维活跃、自信心及表现力强的特点。《冰灯》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恰逢岁末年初,正值隆冬。北国的孩子爱冰雪,冰雪铸就了一代代北方人粗旷、豪放、纯朴的性格。做为冰城雪乡的孩子,对冰灯的感受更是亲切,加上这篇课文浓浓的亲情及北方特点,学生乐于品味,利于达到“三维”目标。

教学实录:

一、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作者看到大军有漂亮的玻璃灯,也让他爸给他做一个。

生2:我知道爸爸很爱他。给他做了一个最漂亮的冰灯。

二、品读感悟,深入理解

师: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更大的收获。首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 哪部分最让你感动。

(生读,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哪部分最让你感动?

生;我看到爸爸给我做冰灯的时候和爸爸的对话部分,我最感动。

师:能把这部分最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生:能

师:请你自己找同学说说听了你的朗读有什么感受。

生:选付贵彬

生:张帆,你读得很有感情,尤其是“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这句我听出了你关心爸爸。就是你读的“我不冷, 小心冻着,要过年了”不像爸爸的语气。爸爸的声音再粗点,就更好了。

生:谢谢你付贵彬

师:付贵彬评得真好,爸爸的声音是要再成熟和深沉些,表现出父亲疼爱儿子那种亲切的感情。

生: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没说出来。

师:张帆,那请你再读读这句吧(生读)

师:有进步了。谁再说说,还有哪个部分让你最感动。

生:我最感动的是第10自然段。“我的鼻子发酸”我觉得小作者后悔得都要哭了。

师:你能读出这种要哭的感觉吗?

生:我试试吧。(生读)

师:老师觉得你读的不错。你们选择这部分,我也很受感动,我也想读读,行吗?

生:行!

师:听老师朗读8——10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读)

生:老师我想给你评一评。

师:可以

生:老师你读得真好。第一句“我再也睡不着了”。“再”字重读得很好。

生:老师,你读的“我鼻子发酸”这一句听得我都要哭了,非常感人。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这就是有感情朗读,用自己的感情打动听众,就是朗读的高境界。听了这部分。你能提出什么 问题?(众生举手)先把你的问题说给小组同学听,让大家试着回答。

(生交流问题,并解答)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最感兴趣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

生: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看到父亲做冰灯,小作者为什么后悔了?”

师:大家想听听他们小组的`回答吗?

生:想

生1:因为他看到父亲暖手,知道冰很凉,心疼爸爸了。所以后悔了。

生2:爸爸“用力磨”做冰灯很费劲,所以后悔了。

生3:作者后悔的是我要是不要透亮的灯,爸爸就不用挨冻给我做冰灯了。

师:你们回答的不错,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爸爸那么早就起来,我还睡着呢,所以后悔不应该让爸爸早起。

生:爸爸那么冻手,还不到我的被里暖手,我更后悔了。

师:大家说得真好,其实,作者后悔就是看到了爸爸做冰灯很不容易,体会到了爸爸那种深沉而伟大的爱。你还从哪 能看出爸爸爱孩子。

生1:作者要灯,他爸就答应了,是因为爸爸爱他。

生2:他爸爸明知没钱给儿子买灯,却答应了儿子。还给他做了个透亮的冰灯。

生3:爸爸起来了,却让儿子再睡一会儿。

生4:爸爸把棉被按下去也是爱儿子。

生5:“冰灯融化了,却留在我的心里”其实留下的就是爸爸对他的爱。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了解了父亲的爱,让我们再在小组中深情的读读这一部分。

二、 拓展延伸

师: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点点滴滴都有着父母的爱,想想你的爸爸妈 妈对你有没有像课文中这样感人的事。先和小组同学说说。

师:谁和大家说说你感到的父爱。

生1:我看到小饭桌有溜肉段,和爸爸说我想吃,那天中午我爸爸就给我做了溜肉段,那是他打电话问别人学着做的。 我知道,那盘溜肉段就是爸爸的爱。

生2:我的小车子扎了,我爸修了一晚上,第2天,我又骑上小车子了。这也是爸爸的爱。

生3:我叔叔家买了一台游戏机。我去玩,给弄坏了。我以为爸爸能打我呢。结果他没打我,帮叔叔修理好了游戏机, 还给我买了一个新的游戏机,那就是爸爸的爱。

师:他们说得老师都感动了。爸爸是如此地疼爱我们,文中小作者是怎么对爸爸的呢?

生:小作者也爱爸爸。

师:从哪能看出来呢?

生1:他让爸爸到被里暖手。

生2:他后悔就是爱爸爸。

生3:他说把冰灯留在心里,也是记住爸爸的爱。

师:大家看得真明白,说得也很清楚。那么你想怎么对待爸爸妈妈呢?

生1: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回报爸爸妈妈。

师:不错,可有点远,现在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生1:我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洗碗、擦桌子,扫地。

生:到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给他们礼物。

师:小时候,爸爸妈妈给你洗过脚吗?

生:洗过。

师:今天,让你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能洗吗?

生:能。

师:那好,今天的作业,就是给爸爸或妈妈洗脚,并且写成一篇日记。看谁做得好。看谁写得好。

三、 结束

让我们带着真挚的情感,再把课文朗读一遍,进一步体会父母的爱,表达子女对父母的爱。

执教反思

?冰灯》这节教学结束了,我还沉浸在课文那浓浓的亲情中,沉浸在课堂上学生那活跃的思维中。如今的孩子,享受着亲人的爱已习以为常。感受别人的爱却很迟钝。真诚回报亲人的为数不多。本节课,通过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感悟和拓展。擦亮了学生读爱的心灵之眼。有的学生下课还围着我说:“老师今早我还感到妈妈的爱。出门时她让我系围巾,怕我冻着。”

尤其是“洗脚日记”这一课外延伸,还有颇多趣事、乐事、感人事。一个学生学写道:我给爸爸洗脚,以为爸爸的脚很臭,结果,爸爸的脚不香也不臭。又一个学生写到。妈妈说:养女儿真好,还能给妈妈洗脚。我感到给妈妈洗脚,她很幸福,我很快乐。

班级有一个学生的父亲是聋哑人,只靠装车挣钱。这个孩子写道:爸爸的脚上有土又有泥,还有水泡,我一点点洗着,一块块撮着,爸爸哭了,我也哭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再不让爸爸干这么重的活。

也许我执教的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但我觉得让学生有情可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也算是有所收益了。

实录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上讲:“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听完张老师执教的《冰灯》这一课,我深深地被感动着。我被这篇优美的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深所感动。被张老师为孩子搭建的平台所感动,为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所感动。张老师在本节课中真正起到了组织、引导、激励的作用。引导着孩子和书本一次次地对话,在充分的对话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张老师趁热打铁,又将话题引入到生活之中。让孩子们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感人的事,这也是张老师把学语文延伸到家里,延伸到学生的情感中的一种巧妙的做法,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爱自己的父母,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使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冰灯是北方的孩子非常熟悉的事物,在熟悉的事物中,孩子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得到了净化。同时,张老师还特别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梦和泪教学反思篇4

?燕子过海》是一篇富有感情的散文,初读课文之后,我就为过海的燕子那种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上课的时候,我试图把这种感悟传递给学生。于是我设计了同学们边读边模仿燕子飞行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课文的第2小节:“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大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什么?”学生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燕子还在继续飞,它们不能停下来休息。”这时再问:“你的手臂有什么感觉?”很多孩子立刻放下挥动的双手,趴在桌子上,经过自己的体验,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燕子的艰辛与疲倦,为后文的教学做好了充足的铺垫。

“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这句话是教学重点与难点,不仅要学生读出感情色彩,还要体会“雨点”“落”“伏”这三个字词的用意,了解燕子过海的不容易。我先让学生一遍遍地读,等读出了感情,再让他说自己的感悟。

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由一年级的识字提升到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而且不仅要能读出来,还要能悟出来、说出来。没有感悟的生命是不会有活力的,没有体验的生活是不会有激情的。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读,就不会有感悟和体验。让学生多读一读吧,让他们带着思维的火花,去感悟生命,体验生活吧。

梦和泪教学反思篇5

【案例一】

师出示情境图:笔记本5元一本,书包20元一个,水彩笔18元一盒。小军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生1:5×3=15(元)15+20=35(元)

师:5×3表示什么?

生:5×3表示3个笔记本的价钱。

师:15+20表示什么?

生:把3个笔记本的价钱和1个书包的价钱合起来,就是小军花去的钱。

师: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2:5×3+20

师:对。生2列的算式我们称为综合算式,生1列的称为分步算式。你会计算这个综合算式吗?

生先自主尝试,后集体交流

生:我先算5×3=15,再把15和20加起来。

师:先算的5×3表示什么?

生:表示3个笔记本的价钱。

师:很好,算到3个笔记本的价钱后加上1个书包的价钱,就是小军用去的钱。

师板书范写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讲解格式。

(反思:这里是同学们首次接触混合运算。学习混合运算,重在理解运算顺序,但这个运算顺序不能由教师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要教师适当引导,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教学时,教师很自然地联系题意,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案例2】

师出示问题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师:你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回答

生:50-18×2

师:这题你是如何计算的?

生3:我先算50-18=32,再算32×2=64

生4:我先算18×2=36,再算50-36=14

师提问生3:小晴付了50元,不仅买到2盒水彩笔,还找到64元,如果你是营业员你愿意吗?

全班同学大笑。

(反思:上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正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的,而这题乘法在后面,有同学就犯下了从左往右算的错误。这时,教师没有批评,没有呵斥,简单的一句“如果你是营业员你愿意吗”就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计算错误,对后面如何正确进行计算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师:谁能告诉他什么地方不对?

生:这道综合算式应该先算18×2=36,表示2盒水彩笔的价钱,再用50-36,从50元里减去2盒水彩笔的钱,就是小晴找回的钱。

师小结:你说的真好。在这道题目里,我们先算乘法,求到2盒水彩笔的价钱,再算减法,求到找回的钱。

师:仔细观察刚才计算的两道题目,每道题目中有哪些运算?

生:第1题中有乘法和加法,

第2题中有减法和乘法。

师:计算时我们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第1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2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联系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在混合运算里,如果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反思:在学生领会两道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说说两道算式的相同之处,交流得出解决本课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则:先算乘,再算加减。这样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教学中,教师始终只是引导者,让学生联系题意,独立思考,得出结论。)

【反思】

本课教学中,教师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数学课亲切、富有生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将学生推向认知发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特点是:引导探究,注重体验。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本课选择学生喜爱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有学习价值的材料作为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选择适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教学混合运算,要让学生知道并遵守规定,还要让他们体会这些规定的合理性。因此,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后算加减,而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答得出运算顺序。这样,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新知,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探索的一个主要过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本课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经历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时勇于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乐于表现自己,积极地参加课堂的学习活动。

四、获取新知后,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在授完新课后,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得出解决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则,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个规则去解决其他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轻松地学习,在这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梦和泪教学反思篇6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教学难点

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课件1】

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名著,鲁滨逊的荒岛漂流和小男孩尼尔斯的骑鹅旅行唤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出示课件2、3】),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3.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4、5】4.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5.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6】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板书: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说说这个片段中你觉得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

如,a.细节描写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

b.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

c.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

(板书:汤姆和贝奇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汤姆和贝奇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敢于冒险的精神汤姆得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

三、再读课文,感知人物

?出示课件7】

1.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

如,a.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奇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b.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c.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d.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e.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板书:敢于冒险的精神)

2.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3.师生总结: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8】

小组合作: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

最终找到通道;

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2.【出示课件9】拓展延伸:

在汤姆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说说自己的感受。

3.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其他有意思的故事,课下就去读一读【出示课件10】《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五、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

2.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板书内容:

六、教学反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所以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激励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下面是我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反思,与大家分享。

课前我让学生尽量抽时间去看这部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开篇我以谈话方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还想知道哪些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快速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这部分具体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写的很精彩,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最欣赏汤姆的那一点。让学生分组快速阅读后,找出精彩部分,在展台上展示,抓住精彩的句子有感情的读读,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验。最后我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说出汤姆在你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们很快地概括出了汤姆机智勇敢,敢于冒险的精神。最后启发领导学生,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有趣的故事细节吗,激发学生继续预读原著的兴趣和愿望。

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抓住关键的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断的内容,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汤姆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质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学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都很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故事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学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致,纷纷表现出阅读的热情,对主人公的经历有了各种猜想,相信在课堂上我播下的种子,会在他们的日后生活中开出美丽的花儿。

:

梦和泪教学反思篇7

?观察物体》这节课的知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第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两点把握较好。

一、学生的空间想象与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

新授开始要求学生在4个相同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基础上再添一个,从正面看形状不变,怎样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聚集每个组员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拼摆的.过程中体验同一个形状摆放物体的多样化,使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空间想象得到训练,大部分同学摆出了6种,而且说出理由和摆法。因此我们上每一节课都要充分去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当然教师备课时也要把问题想得完整、全面。

二、充分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课一开始就要学生观察由4个同样小正方体摆出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要求学生用鼠标在课件里指出来,同时教师画在黑板上的平面图形要学生上来填出是从什么方向所观察到的,逐渐升华到给出6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来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先从正面、侧面画,发现正面和侧面的平面图形是相同的,但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比较难画,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不要老师指导也能画出,效果很好。

这节课我让学生在“拼摆”和“观察”中进行探讨,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通过想像从实物中抽象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又在拼摆中体会多种摆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像、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7篇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7篇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通用7篇

小班教学活动教案及反思7篇

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范文7篇

小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与反思7篇

我上幼儿园教学反思优秀7篇

jqx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篇

教育教学教学反思推荐8篇

教育教学教学反思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928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