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趣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下面是找工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水与墨的故事教案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篇1
活动要求:
1、能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排图,并大胆陈述图片的情节。
2、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遇事要互相谦让。
教案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图片内容。
2、物质准备:大图片4份、小图片人手一份、投影仪等
教案过程:
(一)针对上次活动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1、提出问题“鱼到哪儿去了”“两只猫怎样才能吃到鱼”,围绕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2、教师小结
师:是呀,小黄猫和小白猫都没有吃到鱼,他们的心里可后悔了,他们想如果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会互相谦让的。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同样利用这四幅图,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排,你想怎么排都可以,但结果是要让两只小猫都吃到鱼,因为这两只小猫现在改正缺点了,他们要互相谦让,所以你们在排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排才能排出让两只小猫都吃到鱼的。
评析:以提问并进行讨论的'形式
(二)幼儿分组讨论、共同合作排图。
1、提出要求。
师:我们要分组进行排图,小朋友可以自由组合一组共同讨论、互相合作、想一想怎样排才能让两只猫都吃到鱼。讨论玩每组要派出一个队员来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排的,两只猫是怎么吃到鱼的。
2、幼儿自由讨论排图,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三)每组派代表讲述自己创编的,师生共同评价。
师:现在每组派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排的,两只猫是怎么吃到鱼的?其他的小朋友认真听听别人是怎么排的,怎么讲的,他们讲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幼儿自由操作讲述,师生共同倾听、评价。
(四)幼儿自由找客人老师讲述自己创编的。
师:老师还准备了许多的小图片,你们可以把自己编的讲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
(五)活动结束。
以上讲述了《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教案说课稿:猫的故事(排图讲述)》的详细内容,主要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教案说课稿方面做了详细描述,希望各位幼儿园工作者有所启示,读者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在下面留言提出,更多的几篇差不多的优秀教案文章推荐给你,幼儿托班语言教案,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小班语言教案。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小兔分萝卜的过程。
2、初步知道“你争我抢”“争先恐后”的含义,明白排队可以更加快乐、有序。
活动准备:
?小兔子分萝卜》故事ppt萝卜一袋帽子胡须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冬天”,引出故事。
(ppt)师:这是一年中的什么季节?(冬天)(ppt)师:画面上有什么?(叶子,胡萝卜)师:这个故事的名称就叫——小兔子分萝卜。小兔子们是怎么分萝卜的呢?
二、仔细阅读故事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故事
(ppt)师: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外面下着大雪,老爷爷在屋子里头在担心,那么厚的雪,那么冷的天,小兔子们一定是饿坏了,老爷爷就扛着一袋萝卜来到了雪地上,老爷爷卸下了萝卜,萝卜堆在雪地上像一座小山一样,老爷爷刚走,兔子就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他们你争我抢,争先恐后乱作一团。
(1)师问:在幼儿园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们会这样乱作一团,争先恐后?(上课的'时候,搬椅子,打架,上厕所,玩玩具)让孩子理解“争先恐后”
(ppt)师:小兔子吃萝卜也争先恐后,兔爷爷出来了,这样可不行,我们得想个办法,我们要快快乐乐吃到分萝卜。有一个小兔子说:“兔爷爷站在萝卜小山上吧,把萝卜扔给我们”兔爷爷就站在萝卜小山上,它扔萝卜,扔了几根?小红和小绿跳了起来,围住了这三根萝卜,
(2)师问:“小红和小绿两个兔子,怎么来分三根萝卜呢,小红吃几根,小绿吃几根呢?”
活动(1):两个小兔分三根萝卜,老师扮演兔爷爷,准备弹弹球和一个小框,两个孩子一个扮演小红,一个扮演小绿,让他们自己选择要框外的还是框里的萝卜,通过做游戏,让孩子不要争先恐后,乱作一团。
活动(2):两个小兔分四根萝卜,老师准备萝卜图片,让孩子自己去分一分,出现三种结果,再让孩子换角色扮演兔爷爷,再次用弹弹球分萝卜,结果跟刚刚孩子自己分的一样就相应拿几根萝卜。
(ppt)师:小红和小绿在分萝卜,分着分着,其他的兔子也来了,他们说:“我们还是来比赛分萝卜吧,”有人说,我们比赛跳远,誰跳得远,谁就先吃萝卜。也有人说,我们比赛唱歌吧,谁唱的好听,谁就可以先吃萝卜。你们觉得还可以比什么?”兔子比着比着,雪地上的一堆萝卜就快要冻住了,兔爷爷说,这可不行,还得想一个又快又安全的办法。
师问:“孩子们,哪种办法最快最安全呢?”出示ppt,这是什么办法?(排着队)又快又安全。
小结:在幼儿园,做事情我们要排队,小便,喝水,拿玩具的时候都要排队。
结束(ppt)师:兔子们在兔爷爷的带领下,排着队很快就吃到了萝卜,大家在一起,又快乐又安全,把兔子填的饱饱的。
最后老师让孩子排着队拿卡片萝卜,排着队走下场。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篇3
大班英语故事教案大全
?篇1: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故事《梨子小提琴》】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情境表演、手偶欣赏中理解故事内容,并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大胆想象故事的情节。
2、引导幼儿在悬念式的故事情节中,能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完整地讲述。
3、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作品中友爱、快乐、温馨的感情色彩。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一份(教师使用)、电视机、实物投影仪。
2、大梨子一只,水果刀一把,一小块绿色草坪。电脑、小提琴乐曲《梁祝》。
3、动物手偶:小松鼠、狐狸、兔子、狮子、小鸡。梨子树一棵,梨子小提琴若干,森林背景图一张。4、字卡:梨子小提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大梨子”,引出故事主题。
1、师:大家看,这是什么?(梨子)这只梨子又大又香,会是谁的呢?是你的吗?是不是你早上带到幼儿园来的???
2、另一位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投影仪打开来,出示第一幅画面。
二、观察图一,引导幼儿体验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并尝试自己组织语言来进行讲述。
1、师:原来这只大大的梨子是小松鼠在森林里捡到的。看看小松鼠的表情,当它看到大梨子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
(引导幼儿大胆揣摩小松鼠的心理以及语言活动,请2~3位幼儿回答。)
2、角色表演:
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做梨子,一人做松鼠,共同在表演中体验人物的心情,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倾听教师完整地讲述第一幅画面。
三、想象活动:半只梨子可以做成什么东西? 1、(观察图二的左半部分)师:小松鼠一回到家,就用刀把梨子切成了两半。现在桌子上只剩下了一半,还有半只梨到哪儿去了?(被小松鼠吃了,送给妈妈了??)
2、师:让我来问问小松鼠吧!(教师做询问状)原来,小松鼠把半只梨做成了一样东西。咦!半只梨可以做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3、鼓励幼儿大胆想、大胆说。
4、完整观察第二幅画面,请2~3位幼儿讲述画面内容。(认读汉字“梨子小提琴”。)
四、出示第三幅画面的当中部分,引发故事的延伸情节。
1、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小松鼠在森林里拉起了梨子小提琴,琴声多优美呀!森林里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这么好听的音乐。(电脑播放小提琴乐曲《梁祝》)
五、欣赏、倾听活动:手偶表演。
准备:大型背景图一张,手偶动物:狐狸、小鸡。1、观看表演。
2、猜测、争论活动:你认为小鸡有没有被狐狸吃掉?为什么? 3、继续观看手偶表演,得出最终结论。
4、更换手偶:狮子、小兔。教师表演,幼儿集体讲述故事情节。
六、观察画面五、六,幼儿尝试自己完整地讲述。
1、小提琴音乐的魔力真大呀!就连凶恶的动物听到了都被它吸引过来了,再也不去做坏事了。(教师把小朋友当成各个动物,一一请过来围着黑板倾听乐曲。)
2、师:突然,从梨子小提琴上面掉下来一粒东西,咦!会是什么呢?(果核)果核掉在地上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两幅画,谁能来勇敢的讲一讲?
3、再次观看手偶表演,倾听老师有感情地讲述。
七、在情境手偶剧的表演下,引导幼儿与老师共同讲述故事内容。 1、师:你们喜欢这把梨子小提琴吗?(喜欢)看大家刚才听故事的认真样子,现在肯定会自己讲了,对不对?(对)今天,我们来讲故事不看图片,而是看手偶表演,好不好?(好)声音要响亮一点噢!听课的老师们,如果我们的表现还不错,就给点掌声吧!2、集体跟老师讲述一遍故事。
?篇2:幼儿园教案】
集体备课生成教案 我们都是好朋友
杨真
活动目标:
1.萌发爱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2.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3、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图谱(绿草、蓝天、河水、树林)标题:我们都是好朋友,每组一张小图谱,小动物图片若干(后面贴上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熟悉旋律,找出问题
1.教师清唱歌曲前四句,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问题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歌曲中有四个问题,仔细听!”(留一片绿草给谁呀,留一片蓝天给谁呀,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呀。)
师:“请你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谱。
幼1:留一片绿草给谁呀,留一片蓝天给谁呀。幼2: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呀。
2.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歌曲中的问题
师:“你们真棒,把我唱的四个问题都听出来了,那我们一起试着唱一唱。”
师:“有一句小朋友们和我唱得不一样,仔细听。”(重点指出第三句中“河水”节奏快一点
师:“那留一片绿草给谁呢?留一片蓝天给谁呢?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歌曲中的话说一说。
幼l:留一片绿草给小猫,小猫在草地上打滚。幼2:留一片蓝天给小鸟。
幼3:留一片河水给小鱼,小鱼喜欢在小河里游泳。幼4:留一片树林给大象。
师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留一片绿草、蓝天、河水、树林给这么多的小动物。
二、匹配歌词,尝试演唱
1.说明操作要求,引导幼儿小组合作完成图谱
师:“桌子上也有一些小动物,请你们六个小朋友一组,仔细想一想,商量一下,留一片绿草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蓝天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河水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树林给哪一个小动物?记住每个地方只能贴一个小动物哦。”
2.幼儿讨论操作,尝试看着图谱跟着旋律试着演唱歌曲
师:“贴好了以后,请你和好朋友一起看一看,跟着旋律试着把你们的图谱唱出来。”教师在幼儿操作时弹奏歌曲旋律。
三、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将幼儿的图谱展示出来,并提问
师:“我们先来看哪一幅呢?谁来选一选。”教师请一名幼儿来挑选。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要留一片绿草给xx,留一片蓝天给xx,留一片河水给xx,留一片树林给xx?”教师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要……)句式说一说。
幼1:因为小兔喜欢在草地上跳来跳去的,所以要留一片绿草给小兔。
幼2:因为蝴蝶喜欢子在天上飞,所以要留一片蓝天给蝴蝶。
幼3:因为河马喜欢呆在小河里,所以要留一片河水给河马。
幼4:因为松鼠喜欢在树上摘果子,所以要留一片树林给松鼠。
师:“真棒!那你们能不能把小动物们唱到歌曲中呢?”幼儿演唱,教师引导。
2.引出歌曲后两句,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师:“接下来我也要唱了,仔细听,我唱的和你们唱的哪里不一样?”教师演唱最后两句——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幼1:你唱得比我们唱得多两句。
幼2:你唱了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师:“我们都是好朋友,那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啊?和边上的好朋友抱一抱,一起唱一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学唱这两句。
师:“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唱。”
师:“这首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我们都是好朋友》,那我们和小动物是不是好朋友啊?哦,我们和小动物也是好朋友,所以世界变得更美妙。”教师边说边出示标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三、创编歌词。
和幼儿一起尝试创编前四句歌词,帮助幼儿理解动物和生活场所的关系。
可用图片提醒的方式尝试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四、情感教育。 提问:如果大自然被污染了,小动物们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大自然? 活动延伸: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家的图片,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和它们的家园画下来,在活动室中展览并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播放图片欣赏)
2.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不乱扔垃圾、不污染环境,保护大自然。
?篇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汇总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跳绳计数
设计思路:在运动会跳绳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跳绳计数的结果产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绳计数方法不对,计数结果不准确,孩子们觉得不公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为抓住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真”问题,并以此作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学习正确计数。 3.能与同伴分享合作,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比赛争执瞬间”,记录纸和笔。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体育比赛的资料,观察了解各种比赛的过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经验。
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跳绳计数,在不断增强计数兴趣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计数。准备运用实践体验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这一重点。
2.难点: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准备运用启发提问法、活动延伸法突破。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一看,录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完录像后提问:
(1)录像中的小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执?
(2)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
2.第二遍录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儿观察跳绳速度与计数速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场计数时出现的问题。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跳绳计数不清?问题出在哪儿?
(2)如果是你,会怎样为跳绳计数?
3.小组实践,集体分享:如何使跳绳计数更准确。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取一根跳绳。幼儿可以边实践,边商讨计数方法,并通过图画标记等形式记录跳绳计数的方法。
(2)集体分享
a.分享探索过程,如:
开始计数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们是怎样想出解决办法的? b.分享计数方法,如:
看跳绳小朋友跳动的脚计数;
看跳绳小朋友起伏的头计数;
看跳绳小朋友抡绳的双臂计数。
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c.讨论计数注意事项,如:
跳与数要对应上;
踩绳或一脚跳过另一脚没跳过,不能计数;
记清楚小朋友跳过的数,再往下接着数,并说出最后计数结果。
4.分组学习跳绳计数,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跳绳记录方法,还可以探索和发现新的方法。
5.讨论:还有哪些运动项目是通过当场计数来统计结果的?
如:幼儿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戏;体育项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赛等。
6.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运用计数方法解决体育比赛及生活中的问题,如值日生发碗筷、取午点等,并用绘画、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记录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和同伴分享、交流。活动反思
首先,本次活动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科学领域学习“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通过探索“跳绳计数方法”的活动,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幼儿从研究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及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其次,活动过程符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儿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
第三,活动过程体现了《纲要》和《指南》倡导的以幼儿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由“教授”转变为“支持”和“引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池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
②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 4、幼儿验证实验。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配电池
研究玩具需要几节什么样的电池,并从专卖店中配好、装好后,自由地使用电动玩具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倒计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倒计时的含义,对计算倒计时的方法产生兴趣。 2、体会倒计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相关图片若干、月历、笔。
活动过程:
一、模拟看红绿灯过马路
1、导入:前几天老师在马路上拍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哪里不一样?
思考:人行红绿灯跳动的数字不一样和我们过马路有关系吗?
2、模拟过马路(两名幼儿先后模拟过马路,其余幼儿倒着数)。 3、说说各自的发现:这里的数字是倒数的,数字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短??
体会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间越短,过马路越危险。有了倒计时,我们过马路就更加方便、安全了。
4、绿灯上的数字是怎么变化的?(了解用倒着数的方法发现数字是由大到小表示时间由多到少的变化)
二、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
1、说说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 2、教师依次出示照片,了
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倒计时现象。3、进一步发现在使用倒计时时,有的倒计时用“秒”(奥运会开幕式、火箭发射等),有的倒计时用“分”(电扇、微波炉、电热毯),有的倒计时用“天”(世博会)。
三、尝试计算倒计时
1、激发幼儿计算倒计时的愿望:3月20号,我们要去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春游倒计时牌吧。
思考:今天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还要找到哪个日期?
2、交流采取计算倒计时的方法,如:顺着数;两个两个数;倒着数;春游的那天不算进去等。
3、发现有了春游倒计时,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今天离春游还有11天,可以在这一段时间里为春游做准备。
延伸:
1、为最近的节日做倒计时牌。 2、为离园做倒计时牌。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一寸虫
设计意图:绘本《一寸虫》进入班级后,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寸虫是怎么样量夜莺的歌声的,夜莺的歌声到底有多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巧妙地将书中主人公“一寸虫”请出来,让他来测量纸盒,逐步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环节: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厘米,把两寸虫做成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1)沿边测量。(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发现测量单位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2.能够沿边测量,学会在第一次测量的终点做记号并把它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
3.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准备:
1.绘本《一寸虫》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装盒1个(包装盒的一面贴有磁铁),一寸虫卡片1张,放大的记录表1张,磁性黑板1块。
3.每两名幼儿共用1套学具:一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厘米),两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厘米),记录表1张(如图),记号笔1支,包装盒1个(包装盒长边长度是寸的偶数倍数,如4寸、6寸等)。
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一寸虫》ppt
师:我们都看过、学习过绘本《一寸虫》,现在我们一起来看ppt,说说哪里出现了一寸虫。
二、出示一寸虫卡片、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1.出示一寸虫卡片,小结故事内容。师:瞧,这就是一寸虫。原来他就这么一点长。不过一寸虫虽然个子小,本领可大呢。
他量知更鸟的尾巴、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蜂鸟的全身,还有夜莺的歌声呢。2.出示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用一寸虫量东西的本领。这是一个包装盒,请你也用一寸虫量一量它的长边。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怎么测量,量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格里。
3.幼儿探索测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并在后面的环节中进行小结。
三、师幼共同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幼分享测量结果,发现问题。
师:你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为什么同样的盒子,小朋友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幼儿分享时,教师将结果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请不同答案的幼儿演示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师:黑板上也有一个一样的包装盒,谁愿意上来量一量?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测量才正确?
3.引导幼儿沿着边测量。
师:大家看,包装盒的长边是哪一条?怎样做才能只量这条边而不量到其他地方去?(沿着包装盒的长边测量。)4.示范测量,启发幼儿制作标记。
师:我量第二下的时候忘记要从什么地方接着量了。你们觉得应该从什么地方接着量?谁有好方法可以记录每次量到哪里了?(可以用记号笔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5.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从包装盒长边的顶端开始,一寸虫和长边顶端对齐,沿着边量;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的时候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这样就可以准确地量出长度了。6.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再次测量并记录。
师:和你的好朋友再测量一次,看看包装盒的长边到底是多长。要记住请记号笔来帮忙,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格里。四、引导幼儿尝试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并发现测量工具长短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两寸虫卡片,引导幼儿发现两寸虫与一寸虫的不同。
师:这是两寸虫,他和一寸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测量结果。
师:现在我们用两寸虫来测量包装盒的长边。猜一猜,测量的结果和刚才会一样吗?为什么呢?
3.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并记录。
师:下面每两个小朋友为一组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沿着边量,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记号笔做上记号,最后把测量结果记在记录表的第三格里。
4.分享测量结果,教师小结。
师:你量出的结果是多少?和用一寸虫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小结):同样的长边,一寸虫短,量出来的数量就大;两寸虫长,量出来的数量就小。
延伸活动:
1.区角活动。在数学区提供一寸虫卡片、两寸虫卡片、回形针、积木等多种量具,让幼儿测量班上的桌子、椅子、书等,并提供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篇4
一、谈话导入,唤起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争论的故事》,齐读课题。
生:齐读《争论的故事》。
二、复习检查,整体把握
师:听写四组词语。1.打猎为生 射雁充饥2.不以为然大声争辩3.老人评理 两全其美
4.抬头一看 无影无踪
生(全神贯注地):学生按照要求默写,注意书写姿势。
师:投影显示正确答案,请同学们对照批改.
三、抓住重点,品词析句
师:你们知道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了争论的故事?
生:课文的2到5自然段讲了争论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真有趣!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要想讲好这个故事,你觉得应该抓住哪个场面?争论的场面课文哪一节写的?
生:(大声地答)想。
生: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应该抓住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师:课文的第三小节写的是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三节,请同学们根据自学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用横线划出哥哥说的话,用浪线划出弟弟说的话。读一读,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等。
生:根据要求自学。
师:哥哥说了什么?
生: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师:哥哥想怎么吃大雁?他说的这句话里哪个字最关键?
生:煮着吃,煮着最好吃。
师:弟弟怎么说?
生: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师:将弟弟说的话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
生:再好的东西,一煮就没有好味道了。
师:弟弟说的第二句话用什么关联词语连接?
生:用 “只有 ……才”连接。
师:哥哥又是怎么争论的?
生(拍着胸脯):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哥哥说烤了吃有好味道还是没有好味道?
生:哥哥说的意思是烤了吃没有好味道。
师:哥哥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生:不以为然 大声争辩
师:不以为然的“然”是什么意思?
生:这样的意思。
师:哥哥为什么“不以为然”?
生:因为哥哥觉得只有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师:你能读出“不以为然”的语气吗?
(生用不以然的语气读。)
师:你还能带着“不以为然”的神态来读一读吗?
师:哥哥不认为谁对?
生:哥哥不认为弟弟对。
师:弟弟又是怎么争论的?
生: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弟弟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生:很不服气。
师:读出这种语气。
生:练读弟弟说的话。
(读出质疑,读出不服气)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下面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哥哥和弟弟,其他同学读叙述的部分。
生: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朗读。
(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评价谁读得好。
生:某某读得好,因为他读出了争论的语气。
师:哥哥和弟弟争论得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争论不休
生:在这里休是停止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争论个不停。
师:兄弟俩争论不休,老人出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是什么?
生: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师: ,哥哥满意; 弟弟满意;这就是两全其美。
生: 煮一半 ,哥哥满意; 烤一半 弟弟满意;这就是两全其美。
师: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从文章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
师:这真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吗?
生1(认真地):真的。
生2(疑惑地):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该生受到表扬后脸蛋红扑扑的。)
师:故事读完了,请同学们看图借助四组词语练习讲故事。
生:练习讲故事。
师:请一位同学讲故事。
生:讲故事。
师: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流畅,如果语速再慢一点,讲得有声有色一点就更棒了。
四、交流感想,感悟道理
师:因为争论,大雁飞走了,越飞越远,最后无影无踪了,他们找一位路过的老人评理,可是有了好办法也已经晚了。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
生:兄弟俩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商量怎么吃。
师:有道理。
生:兄弟俩是要射下大雁充饥的,可他们不射大雁,却在不停地争论,结果大雁早就飞走了,这兄弟俩可真够笨的。
生:这兄弟俩没有抓住时机,老师,我想到了一句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师:板书抓住时机
师:他们没有抓住怎样的时机?
生: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这个时机。
生: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板书“先做起来”。
师:盛老师的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想法呢,一起读读吧。
一句一句地出示
生:(齐读)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书上的这个“…………”省略了什么?
生:还有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师:是的,因为省略的是一些同学发言的整段整段的话,所以用了12个小圆点来表示。
师:(引读)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难怪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还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
生:(齐说)赞许的目光
师:“赞许”说明什么?
生:说明盛老师同意同学们的说法。
生:说明盛老师对同学们的看法很满意。
生:这是盛老师在称赞同学们。
师:对,就像老师刚才称赞你们书读得好一样。
师:赞许可以换个什么意思差不多的词语?
生:赞同
生:赞扬
生:称赞
生:赞赏
师:出示: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哥哥说 ,弟弟说 。
生:哥哥说要是我不和弟弟争论先把大雁射下来,该多好哇。
生:哥哥说我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生:弟弟说我们要是一人射下来一只大雁就好了。
师:老师想送你们几句名言,希望你们记住。
出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歌德)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
生:齐读名言。
五、实践练习,拓展迁移
师:是啊,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把握时机,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孩子们,虽然你们的年龄还小,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以后将会面临无数的机会。让我们牢记《争论的故事》,把握瞬间,成就梦想;把握机会,创造辉煌!
生:(入情入境地再次诵读名人名言)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生:喜欢。
师:好,请同学们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排练课本剧。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好吗?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厚谊。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具准备:
?高山流水》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回顾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
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吧。
一、学习知音难求部分
1、自读1-2自然段说说你对俞伯牙的了解。
2、理解“琴艺高超、遗憾、始终”等词语的意思,从中谈体会。
3、学生汇报所得体会
4、老师总结
二、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勾一勾傍晚美景的句子。
2、学生勾画、汇报、朗读。
3、听音乐《高山流水》,边听边想象他们俩相遇时的动人场面,老师随 音乐范读课文3-4自然段。
4、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钟子期听了这美妙的乐曲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自读课文5-7自然段画出描写钟子期语言、神态的句子。理解词语“啧啧赞叹、意味深长、按捺不住、一见如故”,体会“猛地、站、拉、说”感受俞伯牙当时激动的心情。
6、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汇报。
7、俞伯牙听了钟子期的两次赞叹之后的表情是怎样的?
8、抓住重点词、句子、体会并指导朗读。
9、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10、老师小结
三、学习痛失知音部分
1、抽一名学生读课文
2、品读遗言,谈体会
3、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如何?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读一读。(十分伤心、失声痛哭、噙着泪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抓住“站、叹、摔”体会伯牙悲痛的心情。
4、倾听俞伯牙吊唁钟子期的乐曲,感受痛失知音的悲伤心情。
5、老师小结
四、学习纪念知音部分
1、老师导读引出“纪念”知音并板书
2、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内容
3、体会题目内涵
4、老师小结
总结延伸联系生活:
1、相知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段段珍贵的友谊就在你我左右,在这里老师把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珍惜身边的友谊。
2、出示珍惜友谊的名言警句,学生齐读一遍
3、播放动画片成语故事《高山流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全文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这就是友谊,这就是知己,这就是知音。让我们永远铭记《高山流水》的故事,让我们永远珍惜身边的友谊
布置作业:
以“友谊”为题写一写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
板书设计:
高山流水
巧遇
难求—知音—痛失
纪念
俞伯牙——钟子期
深厚情谊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认知为基本前提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所以说,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使各个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操作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为了了让小班的科学领域活动与日常生活做到良好的衔接,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中学习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结合小班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贯彻《纲要》精神,将幼儿学习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将语言和科学领域相结合,设计以下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情境贯穿始终,帮助学习4以内的数,正确理解数的意义,感知物体的特征,体验数学的有趣,有利于幼儿快乐的学习数学并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帮助他人快乐以及体验比较过程的乐趣。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按物点数的能力。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特征以及理解4以内数字的意义。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仔细观察、比较以及辨别事物。
活动准备:
教师制作的图片(纽扣、、绒毛兔、小熊、小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第一张图片,让幼儿尽情想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它是谁?(幼儿自由想象),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听,谁在哭?原来是这个红红的小东西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她找一找和小伙伴吗?好,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看吧!
二、活动展开。
1、比较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吃樱桃的图片。
师:我们来到了谁的身边?小的身上有没有和红红的小东西一样的物品呢?(幼儿通过观察找到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这里有几颗小樱桃呢?(教师带领幼儿按物点数那小东西的名字是是叫小樱桃吗?我们一起来问一问(播放红红的小东西的哭声),红红的小东西的名字不叫小樱桃,为什么呢?
(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特征。
教师让幼儿观察比较两者,知道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不一样。
教师小结:原来樱桃有细长条的小尾巴,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找到他的小伙伴们,别灰心,我们继续帮他找。
2、比较绒毛兔的眼睛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绒毛兔的图片。
师:咦?我们来到了谁的家?小兔子什么地方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呢?那你们觉得红红的小东西应该叫红眼睛吗?
(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的特征。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绒毛兔的红眼睛里有白色的眼球,而红红的小东西中间有黑黑色的东西,所以,他的名字不叫红眼睛。
3、比较小熊的红灯笼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小熊与红灯笼的图片。
师:别灰心,看看小熊的家吧!你们猜,红红的小东西叫什么名字?(红灯笼)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猜他的名字呢?哦!原来是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灯笼不一样的地方啊!
(2)请幼儿说一说两者的区别
教师小结:原来红灯笼上面有好看的花纹装饰,红红的小灯笼身上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名字不叫红灯笼。
4、出示小猫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观察。
师:喵喵喵,谁来了?咦!小猫咪为什么这么焦急呢?谁来说一说?哦,原来小猫咪是来找它的纽扣的,小猫身上现在有多少纽扣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吧!我们问一下红红的小东西,它的名字叫不叫纽扣?(师幼一起大声说,红红的小东西你叫不叫小纽扣?传来笑声音乐)原来它的名字就叫什么呢?(小纽扣)
三、活动结束。
小猫咪丢失的纽扣找回来了,红红的小东西也找到了它的好伙伴,你们心里开不开心呀?原来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好了,小纽扣也送回了家,我们也该回家啦!我们学着红红的'小东西骨碌骨碌滚回家吧!
四、活动延伸
可以开展幼儿比“火眼金睛”的游戏,看谁先最快、最正确找到两样相似的东西。
故事:
马路上有一个红红的小东西,它高高兴兴地往前滚着。滚呀、滚呀,它遇见了一只小,小说:“你是谁呀?”小东西:“我不知道。”小说:“你是一颗红樱桃,不然我就一口把你吃掉了。”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遇见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有两只红红的眼睛,小东西说:“让我做你的第三只眼睛吧!”小白兔说:“我才不要做妖怪呢!”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经过了小熊的家,小熊要过四岁生日了,可是它的门前只有三盏红灯笼,小东西想:“我是不是那第四盏红灯笼呢?”小熊说:“你是假的,你不会发光。”小东西又继续往前滚着,它遇见了一只小猫,小猫今天很不高兴,因为它的红衬衫上掉了一颗红纽扣,小东西明白了:“噢,我就是那颗红纽扣呀!”
科学道理: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东西都是红色的。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根据我们小班孩子的已有特点和知识经验,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孩子喜欢的故事为主体,把抽象的点数巧妙的融入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第二个环节是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请小朋友找一找图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红红的小东西不一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是感知红红的小东西的特征,让幼儿在这几轮的比较中,让幼儿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形成对对红红的小东西的初步感知,最后通过知识经验积累指导红红的小东西就是纽扣。
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教师应做到教育机智,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经验穿插进去,这次的教学活动唯一的不足在于图片制作过于简单,幼儿不容易察觉并比较,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做到材料形象、生动,给幼儿可以更多的大量感知的形象来丰富其相关经验。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读 郊、列、弄等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学会名、发、成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图文结合,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了解现代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特点。
2、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火车、识字教具。
【设计理念】
1、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主识字、自悟自读、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
3、将识字与朗读、词句教学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整体读,体现整合精神。
【教学环节】
一、导入揭题
?教师活动
1、谈话导入(师出示玩具火车)大家看,这是什么?对,是玩具火车。有谁见过真的火车,能给我们介绍讲一讲吗?
2、揭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故事的课文。(依次出现三幅火车图画,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共同观察火车,说一说火车的样子。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组织说话,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读课文识字
?教师活动
1、出现我会读图标,交代活动内容,提示读课文的要求。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3、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
三、自主识字展示与交流
?教师活动
1、 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认识的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同学推荐。
3、 出示带果子的(字卡)果树。
?学生活动
1、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并读给学习伙伴听。
2、交流,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摘果子游戏。
?设计意图
1、 体现自主、合作识字。
2、 在活动中识字。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师活动
1、提出学习要求。
2、组织引导学生学习。
3、指导朗读。(读出小明那种奇怪的语气和爸爸鼓励的语气。)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自己的玩具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看哪组演示得好?
2、通过演示玩具火车,让学生说一说火车是靠什么带动一节一节的车厢向前跑的。
?设计意图
1、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演示理解词语,理解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教师活动
1、出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⑴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几种火车?
⑵ 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样的?
2、检查学习效果。
3、指导朗读。
?学生活动
1、各小组合作学习,动笔画出关键词语。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读书,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进而读懂课文。
六、学习课文4-6自然段
?教师活动
1、提出学习要求。
2、组间巡视,随时指导。
3、组织交流、汇报。
4、讲解海拔、世界屋脊。
5、指导朗读 。
?学生活动
1、各小组自由读课文,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2、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重点理解提速、夕发朝至)
?设计意图
体现自悟自读,展示交流。
七、整体朗读感悟课文
?教师活动
组织朗读。
?学生活动
1、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就站起来读哪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1、体现自主学习。
2 给学生创设展示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
八、总结
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维。
九、实践活动
设计新型的高速火车。
水与墨的故事教案篇8
设计意图:
这是一则很好听、很好玩,也很幽默的故事。听后,孩子们会从中得到启发,要做一个不害怕,不胆小,勇敢的人。另外,我打破了以前的故事教学的方法(分段讲述,而后理解、交流)。而这次,我是让孩子们整体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角色情绪的变化,带孩子走进这个故事。这时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最后,就是带孩子从故事中走出来,也就是经验迁移,进行创编故事。
目标:
1、在听听、讲讲、做做中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绪的.变化。
2、能大胆地进行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1、不同表情的胆小先生3个,“胆小”两字。
2、胆小先生指偶20个。
过程:
1、出示“胆小”两字,认认、做做。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这两个字是胆小,那什么叫胆小,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吗?(提醒:你看到什么事会害怕呢?)你们胆小吗?可是有一位先生特别胆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胆小先生》。你们猜猜看,胆小先生会怕什么呢?(让幼儿发散思维、想象)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幼儿说说(初步)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若幼儿无反映,教师作提问:胆小先生从开始到结束有什么变化呢?
3、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幼儿进一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做一做。
胆小先生开始是怎样的?后来有怎样了?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教师讲完后,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可请幼儿扮演小老鼠、胆小先生。(1)教师扮先生、幼儿扮老鼠(2)幼儿扮先生、教师与幼儿扮老鼠(3)分组演示
4、经验迁移,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可复述故事或创编故事。
这个故事好听、好玩吗?可是到了第二天,看谁来了?(出示小狐狸)呀,小狐狸和胆小先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先想一想,想好以后,我们戴上胆小先生的指偶自己讲或讲给好朋友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